数字图像处理开题报告范文(第3页)
本文共计568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对于煤矿井下的煤仓因空间所限,其直径一般在5m以下,深度在30m左右,深的也有达50m的,而且壁面很粗糙,由于灰尘需要煤的温度相当大,使壁面突出的部位粘上煤粉,时间一长更为突出,而且灭尘喷使环境湿度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许多检测装置均无法正常工作[1]。煤矿生产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对煤仓的料位进行不间断的检测,以确保各个生产环节安全高效运转,故迫切需要一种简单易行、工作可靠的适用于井下煤仓的煤位检测装置。本文选用基于ARM图像处理的煤仓煤位检测系统,对煤仓煤位进行实时监控,已达到理想的效果。
1.2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大部分煤矿以及冶金企业中检测粉尘类料仓的料位采用较多的是超声波法、电容法和重锤探测法。超声波式料位测量装置精度高但价格昂贵,另据使用现场反馈信息,测量过程中,粉尘堵塞传感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造成工作不可靠并带来一定的事故隐患;电容式料位测量的精度受环境影响很大,且转换电路复杂;重锤式料位探测虽然具有工作可靠、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电机控制过程复杂,制动不及时导致定位不准甚至重锤冲入料层的缺憾。
本文讨论的基于ARM的图像处理系统及其实时传输控制,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2 国内外研究状况
2.1 国内研究状况
固体料位测量一直是个难题,很难有一个准确可靠的最佳测量方式。近年来,射频导纳、超声波、雷达、激光式物位计在测量固体物料上显示出各自特点,使固体物料料位的测量水平显著提高。但超声波式料位测量装置虽然精度高但价格昂贵,另据使用现场反馈信息,测量过程中,粉尘堵塞传感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造成工作不可靠并带来一定的事故隐患;电容式料位测量的精度受环境影响很大,且转换电路复杂。
我国料位检测仪表起步较晚,主要原因是以前长期借助简单工具(如竹竿) 测量或者直接用人眼估测。因此,自动化水平较低。现在随着经济发展,自动化水平提高,对料位测量仪表的研制有所重视,国内生产料位计的厂家也越
来越多,生产出的料位计性能各异,也存在着一些未解决难题。
我国到上个世纪60年代才有专业的物位仪表厂,当时由于国内需求不旺,因此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以生产机械型产品为主。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对物位仪表的需求猛增,据业内专家测算,2005年我国物位仪表总销售额约20亿元,今年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但基于我国物位仪表工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国内过程自动化中所需的物位仪表有相当部分还依赖进口,特别是微波、超声、磁致伸缩等高端产品,以及机械型产品中的高压、高温及特殊材质的产品。其中电子型产品大部分是原装进口,一小部分则是进口关键件,由国内组装;机械产品则国内加工部分较多。
2.2国外发展状况
国外料位仪表早期大多采用机械原理,但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逐步向机电一体化发展,并且开发了许多新的检测原理,主要有有超生波式,雷达式,电容式,核辐射式,阻旋式,冲击振动式,重锤式等料位计。
(1)超声波式料位计[2];超声波式料位计是利用声纳原理来测量料位的。超声波式和核辐射式料位传感器多为国外引进产品,如美国凯瑞公司和马格尼特公司的超声波式料位计,精度可达0.25级,德国E+H公司的DU212和DU21 3,最小盲区是0.7m,此范围以内不能使用,最远距离受声功率限制,只能测40m内的料位,具体做法是在贮仓顶部对着料面装有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器。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经空气层射至料面后就被反射,一部分反射被接收器所接收,由超声波发射至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乘以声速就可计算出料位高度。由于空气温
度的高低会影响声波的传播速度,所以还需测量空气温度以修正声速。超声波式料位传感器适合于测量粒度较大的块料料位。测量精度高,但必须借助于媒介传播。
(2)电容式料位计[2];电容式料位传感器是采用测量容器的探头与容器内壁
之间、两探头之间或探头与同心测量管之间的电容,利用物料介电常数恒定时极间电容正比于料位的原理进行工作的。电容式料位传感器的特点是无可动部件,与物料密度无关,但要求物料的介电常数与空气介电常数差别大,变化的介电常数在进行连续测量时要加以补偿,且需用高频电路。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