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关于学习兴趣的研究国内外概况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42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陈毓芳等曾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和学习自信心的关系。结果发现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自信心与他们的学习兴趣关系极大。一个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也是学习成绩最好、学习自信心最足的科目,而且这种成正比例的相关有随年级升高而递增的趋势。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章凯、张必隐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作用。结果发现:兴趣对文章的理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兴趣水平高的读者对所读内容表现出更强的推理能力;兴趣水平高的读者在阅读中会表现出更高的元认知水平;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促进作用相对独立于背景知识的影响.

  2.4兴趣的发展规律

  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兴趣也有其本身特点的发展规律。

  (1)兴趣的发展逐步深化

  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带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广泛性。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的。在这个阶段或水平上,学生的兴趣会向专一的、深入的方向发展,即对某一课程产生

  了特殊的爱好。乐趣己具有专一性、自发性和坚持性的特点。志趣则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它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是在乐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具有社会性、自觉性、方向性和更强的坚持性,甚至终身不变。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有趣、乐趣和志趣与学生的年龄也有较大关系,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兴趣逐步由有趣向乐趣发展,最后向更高水平的志趣发展。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相互转化

  人们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称为直接兴趣,而对活动的目的或结果的兴趣则称为间接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学生遇到稍微简单、容易和生动有趣的知识时,便会产生直接兴趣;但一旦遇到复杂的、困难的、和枯燥乏味的知识时,便需要有间接兴趣来维持学习。当学生‘对掌握的某种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时,就会对它产生间接兴趣,从而激励自己去学习那些本无直接兴趣的东西。当学生通过顽强学习,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时,便又会对这种东西产生直接兴趣。

  (3)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的相互促进

  中心兴趣是指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或活动有着极浓厚而又稳定的兴趣;广阔兴趣是指对多方面的事物和活动具有的兴趣。基础扎实了,中心兴趣才会牢固可靠:而中心兴趣突出了,广阔兴趣才有实际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在广阔兴趣的基础上,去发展中心兴趣;在中心兴趣的基础上去培养广阔兴趣。这二者的结合,实际上也就是学习中的博与专的结合。

  (4)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密切联系,逐步发展

  从横的方面看,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是相互促进,彼此强化的;从纵的方面看,三者有是沿着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的方向发展的。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好奇心人皆有之,它主要表现在好问、好问方面。求知欲是人们积极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欲望,它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某一方面的求知欲如果反复地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

  (5)兴趣与努力不可分割

  兴趣与努力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要使学习取得较大的效果,既要有兴趣的参与,又要勤奋努力。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不感兴趣,但只要经过努力答学习,克服困难,学习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后,又可以促使他进一步努力的学习,刻苦钻研。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既离不开学习兴趣,也离不开勤奋努力,兴趣与努力不断相互促进,方能使学习达到最佳的境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