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水利水电规划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第2页)

本文共计261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层次分析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在水利水电规划应用中也表现出一定的缺点:其一,结果比较粗略。该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均较为粗略,不适用于方案中部分精准要求较高的问题,故而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分析精度。其二,限于后评价。所谓后评价是规划方案提出后,实现对原有方案的分析评价过程,为此层次分析只是系统评价的工具,不能对方案中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也不能形成新的规划方案[8]。其三,分析结果具有时效性。水利水电规划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规划方案会受到时间的影响,即评价指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故而不同时间阶段对规划方案进行层次分析,需对其判断矩阵进行重新构建,权重也需重新计算。其四,决策结果受主观意识影响。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并对各层级因素进行评价分析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会受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决定。

  3.3优点

  基于以上两种层次分析法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应用分析,可将该种分析方法优势特点总结如下几点:其一,实用性强。实现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是该种分析方法的突出特点,相较于传统的技术分析手段而言,该种方法不仅应用范围广,且具有较强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9]。除此之外,建立层级结构模型,可促使决策者、决策分析者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很大程度提升了决策的有效性。其二,系统性强。层次分析法是系统分析的处理手段,分析的目标对象并非独立单一,而是通过将目标分解然后比较判断,最终运用综合思维实现决策的过程,分析对象是复杂的系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水利水电规划中,对其质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模糊层次分析与A.D.HALL系统三维结构图的应用,更对规划方案的综合判断与评价发挥了关键效果。同时,次分析法并非完美无缺的分析方法,其虽具有应用性、系统性强,以及操作简单等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难点与缺陷,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全面结合实际情况,避免项目建设出现方向性错误。

  参考文献

  [1]高延霞.层次分析法在水利水电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3):123~124.

  [2]朱波,张辉.层次分析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后评价工作中的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9(1):9~11.

  [3]邱俊华.层次分析法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08(2):128~1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