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的音乐教育(第2页)
本文共计253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突破音乐学习模式与交流模式,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
第一,注重本土音乐教育。一直以来,大多数高校的音乐教育是以欧美音乐体系为主,这使得本土的音乐教育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很多高校老师极力推荐学生在课余生活听欧美歌曲,并称之为“有品位”的音乐。其实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现在走在马路上,塞着MP3听音乐的年轻人,又或者是汽车里面的'音乐,大部分是欧美歌曲,而很少是本土化的音乐。多元文化强调的是价值性与文化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现代的权威主义。本土音乐教育要求学生回到现实的世界中,体会并理解当地的文化,从而达到理解世界的目的。倘若一个人连自己本土的文化,本土的风俗,本土的音乐都不理解的话,又谈何来理解世界音乐与世界文化呢?
第二,开展世界音乐教育。《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指出: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应接受由多种文化形式的音乐世界的存在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起点。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与文化本身的平等性之后,音乐教育转向以多元化教育为主。目前,世界音乐教育已经在很多国家得到重视,国外的一些大学把世界音乐规定为必修课程。在德国,很多学校的音乐教育增加了来自非洲、北美和南美国家的歌舞。
从教育的发展方向来看,音乐教育必须是与时俱进的。传统的音乐教育往往会忽视一些微小杂琐的部分,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是中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要求教育内容要达到本土与世界的统一。
四、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思考与启示
通过刚刚的分析,我们知道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必须实现本土与世界的统一,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只有以本土音乐教育为基础,并站在世界音乐的高度上去学习、欣赏音乐,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就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情况来看,高校的音乐教育大部分停留在学生的业余生活上,而没有对课程进行系统化科学的设计,没有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对学生的音乐培养进行教育实践。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音乐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寻求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发展之路。

数学毕业论文答辩问题汇总
关于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规定
物体论原理
生态哲学论文
具身认知理论下武术教学的哲学探究的论文
关于对现代逻辑中量词的逻辑哲学进行分析论文
浅析生态哲学理论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指导论文
《孟子》中的咸丘蒙之问的哲学思考
西方哲学史的论文
钢琴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论文
面对现代西方哲学困惑的若干思考
意大利留学奖学金可以给怎样人士介绍
关于医学论文发表必须了解的12个词
SCI论文发表全流程解析概要
医学论文发表经验总结
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及打印装订要求
SCI论文发表的一些技巧分享
本科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
高级工程师该怎么发表论文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学术论文的写作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