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市县一体化线损四化管理模式探讨论文

本文共计43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市县一体化线损四化管理模式探讨论文

  摘要:基于原有的管理模式造成供售电量不同期,需深化线损管控、加强线损管理,为此要全面推进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实现线损“四分”管理。依托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把握当下创新驱动发展态势,努力探索市县一体化线损管理模式,深化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推广应用。

市县一体化线损四化管理模式探讨论文

  关键词:同期线损 四分管理 管理系统 一体化线损

  线损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终端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营销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同期线损指供电量与售电量同期发行统计的损耗电能。为认真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深化线损管控,对加快推进同期线损系统建设、全面加强线损管理,国网公司对线损管理提出了更加精益化的要求,并在各省、市、县全面推进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实现线损“四分”管理。

  公司基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以问题为导向,以节能降损为目的,在“四分”管理基础上进一步精细至“分站”的“五分”管理,由顶层设计到实施落地,从目标、组织、流程、机制四大方面,构建市县一体化线损“四化”管理模式,明确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目标,细化市、县两级管理责任,规范各部门工作流程,健全线损管理四大工作机制,打造线损管理目标体系化、组织架构协同化、工作流程规范化、管理机制常态化的线损“四化”管理,形成“监测发布-分析治理-改进反馈-考核评价-培训提升”的闭环管理(见图1),实现电厂、变电站、线路、配变、客户等各层级的供售电数据的纵向同期采集,电网“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分站”线损的同期实时监控,确保线损精细化管理保持长效、常态,促进线损指标领先率先,全面提升市县一体化线损管理水平。

  1实现管理目标体系化

  1.1建立多维目标指标体系,引领线损管理工作方向

  以实现线损“四分”同期管理为目标导向,立足公司管理实际,构建“一融合、两层级、三阶段”的市县一体化同期线损管理目标体系。其中,“一融合”是指多专业数据融合,通过推广应用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将各个相关专业的基础数据进行关联和汇聚,以数据融合为基础,促进同期线损管理精益化;“两层级”是指依托同期线损管理业务平台,打造市、县两级一体化同期线损管理模式,实现精益化管理全覆盖;“三阶段”是指结合智能电表和营配调贯通工作进展,以线损“四分”同期管理为依托,分步落实精益化管理。通过对接上级工作要求,从管理基础、覆盖范围、进度目标三方面,建立多维目标指标体系,为同期线损管理工作提供发展方向。

  1.2明确阶段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精益目标逐步落地

  組织相关部门编制《国网许昌供电公司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和《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实施计划》,为落实市县公司深化应用同期系统,推进“四分”同期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司线损管理水平提供基础。

  2实现组织架构协同化

  2.1构建三维一体组织结构,驱动专业融合协同管理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线损管理有关规定,结合“三集五大”管理体系建设,坚持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同合作的工作原则,以“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为核心,统筹节能与降损工作,兼顾指标与过程管理,细化分解专业部门工作职责(见图2)。

  通过同期线损管理模式的研究,细化了同期线损管理业务,对供售电关口、主变三侧关口、低压支线关口、表箱计量点的数据采集要求更高,为适应同期线损精益化管理,公司更加清晰地明确了各专业部的工作职责与界面划分。

  2.2创新专业集中办公模式,支撑分析业务高效流转

  针对市县用户基础数据庞大,用户数量较多,用户对系统功能、勾稽关系不清晰,项目组人员有限,同时开展工作效果一般的情况,公司采取“多专业人员集中办公制”,由发展、营销、运检、调控、各县公司等分别设定一名工作联系人,基层班组全程参与,利用微信群建立专业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与班组人员之间的直接沟通。依托月计划、周点评、日跟踪展开闭环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同期线损系统市县“四分”覆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