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市县一体化线损四化管理模式探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3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实现工作流程规范化

  3.1重构线损管理标准流程,实现线损管理全程可控

  在线损管理和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中,需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管理机制。由于原有制度未能有效调动属地公司、支撑单位的积极性,发展部仅限于具体事务中,缺乏对线损专业的统筹协调和管理。为此,发展部会同其他专业部门,对国网公司的通用制度和公司现有制度进行了梳理,以国网公司线损管理办法为纲,优化线损管理流程,将线损管理融入到基层班组,全面规范各层级发展部门线损专责。

  3.2固化电能关口管理流程,保证关口计量准确可靠

  制定《国网许昌供电公司规范电能量关口管理的实施方案》,加强电能量关口管理,完善管理体系,固化电能关口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职责。

  强化关口配置要求,规范市县公司关口管理。按照“全覆盖全采集”的原则,开展关口配置工作,确保新建关口纳入工程建设方案,制定缺失关口改造方案并加快实施。对于已安排本体工程建设或设备改造的关口,补充完善关口设计,与本体同步实施;对于本体未安排项目的关口,以县为单位采取打包的方式,列入技改投资,备案后先行组织实施。

  规范各级关口,加强线损入口管理。首先,组织各单位复核清理关口,摸清关口底数和运行情况,规范完善关口台账信息;其次,下达关口管理文件,明确每个主配网关口定义及统计口径,规范供电关口逻辑关系。

  3.3完善线损统计分析制度,确保分析工作有据可依

  公司组织基层单位在年初对线损统计报表格式进行规范,梳理完善综合线损、分压、分元件线损统计内容,为实施线损“四分”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并全面规范线损分析报告模板,要求各单位在报告中对综合线损率、分压线损率等主要对标指标和系统线损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实现线损闭环管理。

  4实现管理机制常态化

  4.1建立指标监测发布机制,敏捷聚焦线损异动数据

  发展部联合运营监控中心借助运营监控平台,按照“精准发布、突出重点、强化分析、注重实效”的原则,形成线损率规范固化的监测与发布机制。

  4.2完善异常分析治理机制,强化专业协同综合整治

  依托月例会制度,发展部牵头每月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各县公司召开工作例会,通报每月系统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并针对省公司排名情况,分析数据指标,集合发展、运检、营销和调控等专业部门开展问题分析讨论,落实责任,与省公司项目组协同配合,解决应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下阶段工作任务。

  结合同期线损系统应用,公司进一步加强“四分”线损率的日常分析,明确问题所在,查漏补缺,形成同期线损典型问题分析案例经验库和课题研究专项成果,实现线损合格率的有序提升、综合线损率的平稳下降,解决高负损线路和台区问题。并建立线损说清楚机制,对于月度内出现负损、线损当月波动超过5%的单位,要求分管领导带队到市公司做专题汇报。

  4.3构建数据改进反馈机制,实现问题数据集中解决

  发展部牵头组织运检、调度、营销各专业深入研讨,形成一种运检建档、调度画图、营销挂户、线损校核的新型线损管理模式,保证信息实时共享、数据及时同步。实行垂直分级管理,通过工作流实现线损专业内部协同,建立业务协同与数据协同的闭环反馈机制,利用线损率指标能敏感反映电网运行水平这一特性,夯实各专业基础管理水平,依据数据协同结果建立多专业协同处理机制,提高线损精益化管理中多专业深层次协同能力。

  4.4制定专业考核评价机制,促进目标绩效管理闭环

  为促进各市县公司同期线损管理的高效实施,加快同期线损管理工作推进进度,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健全线损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全面覆盖各市县公司的同期线损考核指标体系,将线损考核指标细化为综合线损率指标和辅助性指标,将重点工作纳入线损工作标准考核体系,并与部门月度绩效考核掛钩,实现线损管理全过程管控。

  4.5创新业务辅助提升机制,支撑专业素质持续提升

  定期组织开展同期线损管理宣贯培训,介绍国网公司的'相关管理要求,介绍同期线损管理的业务流程,交流同期线损管理的典型做法,从思想上形成统一认识,组织编写线损系统应用培训教材。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对市、县公司的发展、运检、营销和调控等专业的线损管理人员就系统的基础档案维护、统计与同期线损管理、电量与线损监测分析、四分线损计算分析等业务功能进行集中培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