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关于计算机基础课改革中计算机思维的应用论文

本文共计306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关于计算机基础课改革中计算机思维的应用论文

  计算思维就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的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的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机基础属于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都已经接触过计算机知识,他们会感觉自己已经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在学习的时候缺乏足够的兴趣,所以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学生系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关于计算机基础课改革中计算机思维的应用论文

  一、党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的现状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课程之一,其教学对象是所有的在校学生。党校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岗位,一般他们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他们在计算机专业知识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很多学生在没有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某种或者数种计算机专业知识,但是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存在片面化的问题,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时候存在一种已经会、不再学的观念,这些观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此种现象虽然高校在也积极地作出相应的措施,比如增加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加大考核力度等,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不清晰。很多教师简单地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计算机操作能力,而没有意识到计算机教育对学生思维的影响;二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创新性。目前高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内容存在同质化的现象,而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开展不同侧重点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因为缺乏实用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三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目前高校进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仍然是沿用传统的"黑板+书本"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学习。

  二、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措施

  在全面实施应用型大学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以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院校一定要坚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而计算思维则是以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党校要立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现状,构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基于党校教育的本质要求,党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要改变以往的以计算机理论教学为主的培养目标,而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高校基础课程为例,其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和编程类课程: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并且应用这些技术解决具体实践中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制定目标时侧重学生的专业特点,以财会专业的学生为例,教师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财务工作问题的能力;编程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一种科学思维,算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具体到实践中解决某一问题的算法很多,因此需要教会学生化解问题的方法。

  (二)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体系。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同时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1.基础理论知识主题化。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广而杂,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构建清晰的脉络,我们可以将课程划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四个模块。根据不同模块有重点地进行教学,以此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计算机思维结构。

  2.基本操作技能自主化。计算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锻炼学生自主操作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将部分知识拿出来由学生自主学习,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