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浅谈文学及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逻辑性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6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情节。每每读到这里,我就想,在本书中诸葛亮不是一个足智多谋、能掐会算、能预知天时变化并曾经成功地以草船借箭的人吗?他在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不能预知天将大雨?再说上方谷形似葫芦,两头出口狭窄,为何不提前埋伏人马,当司马靓父子逃出谷口时加以堵截呢?其实,这也是作者在逻辑上出了错误。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这是很有道理的。

  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对仕途、“经济”及官宦应酬毫无兴趣,对科举及八股文章厌恶至极,而在高鹦的续本中,却变得喜欢用功,最后中了举。还有,贾探春跟其他姐妹相较,她举止大方,胸襟阔朗,性格倔强,颇有识见,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形象。“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样的见识,何等了得!探春在和宝钗谈笑争论时,引用《姬子》中的话说:“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可知探春对投机功名的蔑视态度。但是,在高鹦续本的第八十回,却是“占旺相四美钓游鱼”,不光探春和其他三个小姐钓鱼占旺相,后来连贾宝玉也加入了进来。这里的探春、宝玉,与前八十回的大相径庭。鄙薄俗名俗利、品格超凡拔俗的探春、宝玉,竟然钓游鱼而占旺相了,真是让人大感奇怪的事。高鹦之续,真是驴唇不对马嘴,非但逻辑不通,还反映出了他和曹雪芹在思想见地和文学才华方面的天壤之别。

  文艺作品的真实性与逻辑性,互相关联,互为依存,有了真实性,才有可能具备严密的逻辑性;有了严密的逻辑性,文艺作品中的虚构,才有可能是成功的,精彩的。一部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要彻底杜绝真实性与逻辑性方面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欣赏中外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真实性与逻辑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少的。而阅读时下的一些文学作品,观看当下的一些影视作品,概念化的人物形象,匪夷所思的故事,前后矛盾的情节,错误的价值观念,往往司空见惯。文艺作品创作中的这些不良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