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研讨(第2页)
11 次下载 3 页 370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同时还可以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利用课堂学生专题讲课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要求教师运用创新思维,充实教学内容,把新科技、新知识及时渗透到教学之中,加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对于理论的讲解,则用贴近生活的.案子来说明该理论,以便于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其实知识的运用和分析就在我们的身边,会觉得学习原来是件很轻松和很亲切的事情,从而就引起了其学习的动力,学起来自然也会用心。对于每一章节内容的结束则用案例来进行复习巩固,用本章的内容来分析案例,就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消化和运用了。
同时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则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高教培养出的大学生应具有创新精神,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应学会创造思维,打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应具有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开阔的视野及善于综合和开拓新领域的能力。作业,是学生锻炼的平台,但很多老师则让作业流于形式,为了作业而作业,体现不了作业的真正作用。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同时要有一定难度,即把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的运用充分结合在一起,才能把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最后一个环节是考试。考试可以采取许多形式,但不管任何形式,都必须依据考试的目的来入手。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是检验还是演练?应是两者兼有。对于专业基础课则重在于知识的检验和巩固,而对于专业课则在于演练。既然是演练则务必在试题设计上多设计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去发挥,这样才能体现和培养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也能避免学生光会死记硬背,却不会运用知识,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
3、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 工商管理专业理论性较强,如果不在它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突破,则易走上死胡同,因此务必要把该专业搞活,把其内在的活力全都调动起来。在完成本课程理论系统性的基础上,务必要打破原有各个课程间缺乏沟通、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而社会实践则可以担任此项任务。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如:市场调研、让学生自行小规模地创业演练,让学生参与社会,直接接触社会,让他们去沟通,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经过实践,可以让学生对于人际的沟通和交际能力都能有一定的提高,当他们再回到课堂,重新再来体会课堂教师讲的理论和知识,在学生心理会产生深刻的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观念,从而能对知识获取和理解有更积极的动力。社会实践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行去发挥,但教师还必须要有所掌控,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4、要有一支精干的创新师资队伍培养这种创新能力,关键在于高校的师资队伍。教师的思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量,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思维进行传输给学生,慢慢地学生也就习惯、接受和模仿这一思维方式。因此,要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则务必要有一支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同时学校也务必鼓励教师创新。教师教学的创新不仅在教学方式,还要考虑其方式有没有真正起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并不在于只是徒有新花样的空架子而并没有真正实质内容。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创造性活动,教师不仅应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教学方法及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等。授课时将传授知识与能力创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精神的存在,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所在,领悟到创新的方法和途径。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有了解和参与创新的机会,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创造能力。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则又涉及到学校在此方面的进行有效的投入和培训,才能形成高职院校自己的精干的师资队伍,才能有效地带动和指导学生的活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高职高专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突破点唯有如此才能走出困境,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从而达到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发送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