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通用10篇)(第8页)

本文共计331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整合课程资源,发挥课堂的整体德育功能

  课堂是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重要渠道,一些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开设“伦理学和互联网”、“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等专门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开设类似的课程供学生选修,没有条件开设这种专门课程的学校,也应该在“两课”中融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另外,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不能仅仅依靠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大学课堂的整体德育功能,将网络道德教育贯穿于相关课程中,比如在计算机技术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会技术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意识和习惯。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网络道德教育氛围

  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网络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及其他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开展一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如组织各类以网络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研讨会、演讲赛、辩论赛、征文等活动,加强网络道德知识的传播力度,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网络道德的交流与讨论,通过活动促进大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在思想上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抢占网络宣传阵地

  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是抢占网络宣传阵地的关键,各高校应着力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系统,通过建设网上党校、思政之窗等主流网站,以及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类网站,在校内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这个德育工作网可以通过BBS、聊天室、交互式界面、联网点播直播等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形成支撑网上正面教育的全方位体系。从而吸引大学生的网络视线,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影响。

  (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主体性原则决定了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对于培育其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信、独立,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特点,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教育方式,充分相信和依靠大学生自身,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大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变命令式教育为自主式教育。

  (五)制定校园网络制度规范,形成制度保障

  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与网络有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校园网络的运行。要明确网络监管的责任部门和相应的责任人;切实加强对学校BBS、个人主页、博客及其链接的审查和管理,并落实实名登记制;对涉及政治、宗教、民族、外交和易引发社会争议的焦点问题要及时进行审查;对违反法律的内容要尽快清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同时,高校还应建立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因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不仅需要有道德规劝,也必须有相应的制度约束,高校可以在法律规定和一般性道德倡导之外,制定更明确具体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校园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可以将网络道德指标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表现直接与学分挂钩,促进大学生良好网络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师资是关键,现在高校普遍存在这样的尴尬:懂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不懂网络技术,懂网络技术的老师不懂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的要求,高校应该注重德育工作者的培养、选拔和进修,努力打造一支既懂网络技术、了解网络特点和规律,又了解大学生思想状态和思维特征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 篇5

  1.厌学心理。

  钢琴艺术曼妙、感人,但学习钢琴的过程却是相当艰辛和枯燥。很多青少年之所以选择音乐之路、钢琴之路,其实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是受制于家长的选择,或者是想为升学寻找捷径,所以他们在考入大学之后就容易表现出缺乏远大学习目标、得过且过等消极情绪。即便是衷心热爱音乐、热爱钢琴的那部分学生,因为正处驿动的青春期,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有时也会表现出浮躁、贪玩、缺乏信心和毅力等问题。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是因为钢琴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比较弱,虽然曾经努力,但是进步缓慢,于是就破罐子破摔,失去了学习钢琴的动力和兴趣。这几种情绪,最终都容易发展成为厌学心理,严重影响着当事者的学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