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创新论文(精选15篇)(第27页)
本文共计507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结果
2.1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学生们均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其中71人(84.5%)认为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帮助大,没有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帮助。就临床流行病学对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科研分析、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6方面能力具体来说,半数以上的学生均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这6方面能力的帮助较大,尤其是对科研选题能力提高的影响最为显著:98.8%的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该方面能力提高大,没有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这6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帮助。
2.2授课内容的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认为最难的三章依次为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与控制(55.4%)、临床决策分析(46.4%)和分析性研究(37.3%);认为最重要的三章依次为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与控制(59.5%)、临床试验(57.1%)和诊断试验与筛检试验(54.8%);认为最感兴趣的三章依次为临床试验(56.0%)、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50.0%)和分析性研究(44.0%)。就临床流行病学整门课程而言,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对该课程感兴趣并认为该课程重要。
2.3教材评价
对教材的满意度、实用性和难易度调查结果显示:98.8%的学生对所选用的教材满意,仅有1人(占1.2%)不满意;100%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认为该教材实用,没有学生认为该教材不实用,其中71人(84.5%)认为实用;80人(95.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选用的教材难易程度适中,仅有2人(2.4%)反映该教材难。
2.4教学方法评价
63人(75.0%)认为目前临床流行病学所采取的授课方式好;70人(83.3%)认为应由多个老师承担;69人(82.1%)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该门课程。83人(98.8%)对现行教学的总体印象好。
2.5学时数评价
36人(42.9%)认为目前上课总的学时数合适,47人(56.0%)认为应增学时数;58人(69.0%)认为每周上课次数应为2次;64人(76.2%)认为每周次上课学时数为2学时。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7.2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7.2万人[3],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也日趋突出,成为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中的薄弱环节,尤其表现在创新能力方面。2006年至2008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进行的3次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新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活动参与程度低和高水平创新成果缺乏[4]。本次教学改革的目的旨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对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说明目前《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难易度、学时数及使用的教材是合理的、可行的。
3.1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创新能力的提高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人才,才能使我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为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我系革新教学手段,吸取国内外新型研究生教育思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潜能,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本研究表明:《临床流行病学》案例式PBL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分析问题、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能力等6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选题能力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这可能与我校采用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有关。虽然本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来源于学生的主观评价,还未找到合适的定量的测量学生创新能力的量表,导致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但这与国内其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研科研创新能力是有帮助的[5]。目前《临床流行病学》采用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一致肯定,因此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在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中是值得推广的。
3.2教学方法
研究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的能力,本课程采用的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案例式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1960年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综合“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管理”,“以小组讨论”的理念与形式,目前,PBL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核心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小组讨论式的教学,即将学习、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围绕问题学习,施展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5个阶段,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能力[6-7]。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dell)首创的.。它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特殊性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学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遍及多个国家。我国的案例教学也有20年的历史[8]。本课程采用的是案例式PBL教学方法,该方法是综合两种方法,即在上课开始引入案例,在案例结束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此教学方法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可认为目前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是科学的、可行的。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完善策略论文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的理工论文
农田水利建设策略论文(通用6篇)
基层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通信工程建设监理模式创新
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建设
论LTE无线通信若干关键技术论文
移动通信网络信号楼宇的高层覆盖技术论文
地铁降级备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论文
4G非信令功能无线通信论文
Matlab仿真在无线通信原理与系统中的运用与研究论文
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分析论文
电力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探讨的论文
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探讨论文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特点论文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应用论文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探析的论文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研究论文
通信仓库管理制度(精选14篇)
通信工程项目施工合同范本(通用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