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雷雨》中蘩漪的悲剧形象(第2页)
本文共计55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蘩漪渴望个性解放,反封建、男女平等,具有了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条件。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以后,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使她不能安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她要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改变身为“工具”的命运,力图作为一个“人”而“真正活着”.她不顾封建礼法高呼:“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蘩漪雷雨般的性格,正是反封建的怒涛,个性解放的春雷,渴求男女平等的暴雨。她的呐喊成了不断前进的新时代主旋律中一个响亮的音符,而她的悲剧性格也在悲壮的旋律中得到了净化。
二、蘩漪在爱情中的悲剧形象
在这样一个新旧参半的女性身上,作家有意识地强调“原始的野性”,而点燃这一野性的火种,就是五四时期所有人都向往和渴望的“爱情”.我们也可以看到,蘩漪之所以像所有的大宅院中姨太太一样的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爷,并不是因为她天生的变态,而是环境所迫。在她平时接触的人中,无人可爱。而她从来就没打算走出家庭,也与她是一贯“旧式女人”有关。她不愿也不敢走出家庭,一方面是因为她没有自立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她不愿放弃养尊处优的太太生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在蘩漪身上,作家并没有像五四时期的许多作品一样,要体现“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她与周萍的相爱,除了满足自己的情欲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丈夫不尊重自己的一种报复。而在她的思想深处,有许多沉重的无法消除的封建思想意识。如她很看重“名分”,即使是与周萍相爱,也有一种想摆脱却摆不脱的“犯罪感”,对周冲和四凤的相爱,也觉得门不当户不对,自己已经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但仍然用封建婚姻的标准去要求(实际上也就是残害)下一代,连她自己也没有发现自己也这般的矛盾,现在的她,只是企图找到唯一一根可以救命的稻草,她想要用尽一切办法,留下周萍,想要在这个监狱似的周公馆,放下她赖以生存的理由。
然而命运是最最无情的,周萍在One Night Sex愉后抛弃了她,对她变得厌恶不已。蘩漪沦落到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地步。曾经紧握着她的那双手用力地挣开了她,只留给她长长的黑影。蘩漪摔倒了,落进了火坑,情感烧疯了她的心,她伸出手,残喘着,还在努力地做最后的尝试,这不是更可悲么?想要用尽一切的办法挽回一个已经不爱自己的男人,一个胆小懦弱的男人,这就是她抗争的意义么?而她的努力又能换回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蘩漪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觉醒的女性。这是因为:第一,真正觉醒的新女性应该是自尊、自爱和自律的,而蘩漪却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点。如蘩漪没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也没有为普通百姓谋幸福的思想境界。她心目的至高理想也就是追求自由的爱情。另外,即使在爱情的追求中,也常常表现出自卑、自弃和自虐的特点。蘩漪有时苦苦哀求周萍,甚至退而求其次,提出即使将来把四凤接过来同住也行的请求。在得不到周萍爱情时,蘩漪竟然采取玉石俱焚的做法,这是一个自尊、自爱、自强的新女性所不为的。第二,真正的现代新女性应该是理性的,也是无私的,而蘩漪常常是非理性的,自私的。比如,她的言行就是以非理性的方式表现出来。为了自己的爱情,她竟冒着暴雨盯周萍的梢,做庸俗女人常做的手脚,当他们都在客厅里出现的时候,她把她的儿子,周冲带出来,“(嘲弄地)我叫你弟弟来跟你们送行。”⑥她希望能让这个单纯爱着四凤的孩子,这个周萍疼爱的弟弟,能为她留下周萍,即使这样做,是那么地伤害了她的亲生儿子,是那么地伤害了她爱的周萍,还有其他不知情的人,她顾不上了,她只是想争取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她要借助别人,哪怕是牺牲一切都要反抗,她要为自己争取,她甚至利用儿子的童真无邪当枪炮使,连周萍都痛骂她丧失了一个母亲最基本的天性。
为了爱情,她彻底地疯狂了,她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母亲,也不是一个女人,她现在彻底地变成了一个鬼,要毁掉一切、丧失理性的`鬼。
三、蘩漪的性格悲剧
蘩漪是最“雷雨”的一个人,不可知的力量体现在她那一种受内心欲望所控制的性格。她的柔弱的女性气质和内在的野性给黑暗王国带来了一线光明,既带有雷雨的雷厉风行,又免不了短暂强硬过后的柔弱。蘩漪便是“雷雨”.蘩漪,蘩,多也;漪,水之纹也。蘩漪便是猛浪,便是永不宁静的水,便是荡涤一切的“雷雨”.她的痛苦最深,渴望又最强,所以爆发得最疾、最猛,就是“雷雨”. 她代表着“五四”以来女性追求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的最强音,在她身上折射出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宁死拼斗的绚丽光彩。可即使是这样,她还是没有能力逃脱得了那种悲惨的命运,在那样的社会里,她不过是只蚂蚁,她可以很努力地收集粮食,很努力地生活,想向世人证明什么,但是,这些在世人面前,不过是件可笑可悲的挣扎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