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护理学 > 正文

分级护理时数与护理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第2页)

7 次下载 2 页 3330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4护士分管患者人数的确定

  护士排班管理中设置该护士固定管床、上班时间托管床位,结合该护士的资历及业务能力可确定护士上班时分管患者人数。如果患者转床或转科,则根据患者床位变化时间,结合护士排班,通过分割计算,可确定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段的责任护士。在具体操作实施考评中,不同层次、不同维度加入不同权重系数,所有工作量指标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使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公正合理,也提高了计算的速率[4]。同时,通过考核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达到了护理目标有效管理的效果。

  3分级护理时数统计应用效果

  经过1年时间的实践,初步实现了岗位管理、岗位培训、岗位绩效考核三位一体的管理目标。同时管理的信息化也带来了很多优势:采用电子医嘱系统收集护理工作量次数,利用信息平台避免手工记录上报工作量因主观因素导致误差较大的缺点;且在工作时同步记录工作量,省时省力,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5];可动态、实时地了解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使护理人员的劳动力价值真正有所体现,结合科室工作效率水平、人均工作效率水平、病危病重率等方面因素,对护理单元进行绩效分配的方案更能体现出不同护理层级的特点,既能把控全局,又能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岗位绩效考核直接作为报酬依据和激励的手段,其统计结果精准、公平、公正,在实际使用中很好地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取酬,对优秀人员起到鞭策作用,促使团队不断提高、进步,充分发挥了目标激励、支持激励、榜样激励、强化激励的作用。

  4讨论及改进

  4.1分级护理时数的应用

  分级护理时数的统计根据护士排班班次,结合管床和托管床位的设置,通过采集患者的床位变动情况以及患者护理级别的变动,统计出护士的护理工作量。统计数据包含了患者的护理级别信息(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士的排班信息(普班、夜班)等。护理工作量数据由电脑软件自动生成,其过程自动化、结果精确量化,还可对数据进行分类加权,产生各类不同的业务指标值,大大提高了统计护理工作量的效率。实际应用中,将护理工作量与工作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护理教学及培训等多方面挂钩,进行综合、全面的绩效考核,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生成绩效统计报表;还可对护理质量提出具体要求,出现缺陷及差错均有相应的扣分标准,量化后的绩效考核结果直接和奖金挂钩,奖惩分明,从而促进护士按规范及标准进行操作,大大提高护理规范操作的依从性,减少护士工作缺陷率,提高科室的护理合格率。

  4.2分级护理时数统计应用改进

  分级护理时数统计以护理级别为基础,国内目前护理分级制度是按护理工作应当完成的服务内容作为依据[6]。但同样的护理级别对专科护理的要求却存在差异,照护每名患者实际花费的工作量有一定的出入,且测得的护理工作量会因病种及科室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方法简单易行,在科室内部使用相对客观真实。而在不同科室间的比较,需进一步商榷其科学严谨性。通过调整相应的权重指数,也可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下一步通过护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融合计数工作量统计,从系统中采集工作量相对较大的项目执行记录,结合不同项目的权重系数,护理工作量的统计将更能客观地反映护士的真实工作量。致谢感谢信息公司陈明工程师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仁群.普外科护士绩效考核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3):119-120.

  [2]吴剑,环晓锋,吴春燕.护理绩效奖金核算改革初探[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3,28(8):68-70.

  [3]张洁.Excel在产科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1):1510-1511.

  [4]毛丽洁,余儒,贺彩芳,等.以工作量为基础的护理绩效核算方案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1487-1491.

  [5]吴玲,朱洁.医院绩效管理中护理部统筹护理工作量计算方法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515-517.

  [6]张棣,朱永生.医院绩效奖金分配制度改革初探[J].现代医院,2010,10(12):134-13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