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细化管理在消化科护理中的运用论文
本文共计35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浅谈精细化管理在消化科护理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护理质量一直属于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工作。而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渐深化,改革传统的护理模式,优化护理管理也已经成为医院各科室目前一项重要的任务。精细化管理模式尤然而生,此模式不仅能有效利用护理资源、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调整,还能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既优化了工作流程,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消化科;病房护理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其食品中化学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再加之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饮食和作息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现代人们患消化道疾病的几率逐年增加。消化道疾病患者通常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且常常会伴有并发症,而且治疗病程长,导致其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及风险[1]。而近年来在消化科病房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对其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已成为备受医疗领域关注的课题。精细化管理是指让具有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员给住院患者提供更细心、更舒适的护理服务,并且创立让患者满意的护理品牌。传统的消化科病房护理模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也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采纳。而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消化科的护理过程中更能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本文皆就将精细化管理引进并贯彻于消化科病房护理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简要综述。
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已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属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具体是指要求管理者对受管理者的每件事,每一天甚至每一小时,均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定规范化的制度,将每个人的任务系统化,对每个人的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使整个科室的运转保持高效、精确和协同的状态。减少或者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失误的发生,当出现意外事故时,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所在,及时补救。同时也是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优化,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将护理人员被动消极、得过且过的观念进行改善,转化成积极主动地服务意识。
2精细化管理措施
2.1服务理念的精细化
要由护士长定期组织开展科室讨论会,要求全体成员都得参加。将深化其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调动起在护理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授一些与患者进行交流时的沟通技巧,使护理人员能够更主动的为患者服务,了解患者的需求,将爱心、关心、同情心、责任心融入至日常护理工作中[3]。
2.2工作流程精细化
在实行工作流程精细化管理前,要求护理人员熟悉循证护理和整体护理的要求。工作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以循证护理作为基础,整体化护理作为指导,并与医院消化科室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合理的详细护理规章制度,要求全院护理人员严格执行。由于消化道疾病病种多样而且常常伴有并发症,所以在患者进入医院之前,结合患者主述、家属反馈以及临床诊断,对患者进行病情、病况的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避免误诊的情况发生。在制定护理计划时也要结合患者的并发症、年龄以及其心理状况进行指定。由于消化道疾病患者的病程长,变化快,所以要及时的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监控,提前制定备案。同时科室内实行护士长到责任护士再到管床护士分层负责制,合理安排护理资源科室实行连续性排班与弹性排班相结合,减少交班次数,保证病患得到连续、全程、高效的护理[4]。
2.3管理制度的精细化
当医院的护理环境不能做出较大改变时,要改善医院的护理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则需要从科室的管理制度着手。制定合理的护理人员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时的护理效率。科室要根据护理人员的特点以及患者病状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安排分配。根据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工作时间以及学历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分级,并根据分级情况设立责任组长,监督每名护理人员的行为操作,对临床经验少、操作不熟练的护士进行“一带一”的带教模式,使其能够尽快的适应医院护理的节奏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