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写作 > 正文

浅议程千帆学术论文的写作特色论文

19 次下载 3 页 399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议程千帆学术论文的写作特色论文

  程千帆先生是位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和教育家。他学术成就卓越非凡,着作等身,在古典文献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等领域皆卓有所成,唐宋文学研究成果更是引领时代,遗泽后学。他的诗文创作成就也引人注目。程千帆先生又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可谓满门俊彦。程门弟子薪火相传,在学界熠熠生辉,蔚为大观。研习程千帆先生的学术论文,探讨其中的治学方法和行文风格,可以获得方法论上的指导,裨益后学。下面以程千帆先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1]①一文为考察对象,研读体悟程先生论文写作特色,希望从中有所启迪和感悟。

浅议程千帆学术论文的写作特色论文

  一、博古通今,触类旁通--扎实的文学功底

  程千帆先生在《古典诗歌论丛》后记中说道:“将考证和批评密切地结合起来”“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2]程千帆先生提出的注重考证和批评的研究方法,为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程千帆先生学养深厚,功底扎实,博古通今,触类旁通,他的论着史料丰富。他撷取史料如囊中取物,信手拈来,运用自如。程千帆先生的论着论据充分,论证严谨,质实厚重,而文风却从容淡定,挥洒自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全文一万多字,所引用的文史材料不胜枚举,光是引用历代名家名篇就有二三十处,且几乎没有重复。程先生博学深思,考证精准,批评得当,此文完美地运用考证和批评紧密结合的学术研究方法,是古代文学史研究领域一篇很有分量的佳作。全文资料翔实丰厚,征引文献可靠有据,全文洋洋洒洒,但毫无堆砌冗杂之感。程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力可见一斑。

  二、历史的眼光,哲学的穿透力--独特的学术辩证角度

  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这一典型的学术论文写作手法,但此文独特之处,在于程千帆先生观察切入点的与众不同。如本文开头第一段,从“卞和泣玉”和“伯牙绝弦”的典故入手,文中曰:“在古代传说中,卞和泣玉和伯牙绝弦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它们一方面证明了识真之不易,知音之难遇;而另一方面,则又表达了人类对真之被识,音之被知的渴望,以及其不被识不被知的痛苦与绝望。”程先生对这两个典故的引用和解说本就别致,而以此为切入口,恰当道出了千百年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是“识真之不易,知音之难遇”.而针对它的被误解,同样表达了程先生“对真之被识,音之被知的渴望,以及其不被识不被知的痛苦和绝望”.此文独特的切入点,体现了程先生深邃的历史眼光和犀利的哲学的穿透力,程先生学术辩证角度和能力皆是一流的。程先生将他的“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以仁心说”[3]这短短十二个字的治学格言,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材料翔实,论证细致--多方面的论证分析

  学术论文的撰写,如何运用材料至关重要。名正则言顺,言之则成理,程先生的论文,非常重视材料的选用和处理。

  (一)资料翔实,文献丰厚

  程先生学识渊博,所征引的文献材料丰富翔实。单就本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选录情况来看,就涉及唐人文献、宋代文献、元人唐诗选本、明代唐诗选录、清代关于此诗的收录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程先生通篇旁征博引,如数家珍,学养之深厚,令人叹服。

  (二)论证细腻,强调方法论(“我心”与“他心”)

  程千帆先生在此文中说道:“在文坛上,作家的穷通及作品的显晦不能排斥偶然性因素所起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的甚至具有决定性。但在一般情况下,穷通显晦总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条件下发生的,因而是可根据这些条件加以解释的。探索一下这种变化发展,对于文学史实丰富复杂面貌形成过程的认识,不无益处。”他又说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唐诗名篇之一。当代出版的选本很少有不选它的,而分析评价它的文章,也层见叠出。但是回顾这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从唐到元,他和它被冷落了好几百年。”慧眼独具的程先生从偶然性的关注,洞察了普通常识的背后,特殊的文学接受历程。通过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被理解和被误解的探索研究,为读者还原了文学史实丰富复杂面貌的形成过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