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总结(第2页)
20 次下载 3 页 3613 字【 字体:大 中 小 】
2.成分残缺:句子缺少某些必不可少的成分。最常见的是缺少主衙或谓语。
例: 通过病情分析,使我们找到了影响疗效的因素。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主句用了一个“使”字。“使”是动词,一般是有主语的(可是一词或一个短语);形式上没有主语的时候,通常则拿它前面的分句作意念上的主语。本句前面的分句“通过病情分析”显然不能作主语,而正是本句实际主语“我们”的行为。去掉“使”字这句话就完整了。不仅是“使”字,其他一些动词也可造成类似的情况。
3.位置颠倒:句子的各种附加成分必须按照民族习惯和语法要求,放在合适的位置,否则会产生歧义。句子的修饰语位置颠倒是常见的,谓语和宾语颠倒的例子也不少。
例: 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句中“好”应移到“方法”的前面,改成“大量事实证明,这种疗法不失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法。”就顺多了。
4.非类并列:把几种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词或或词组并列起来作句子的同一成分,往往会使整句的意思含混。
例: 调查表明,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吸烟和遗传,都
可成为诱发肿瘤的因素。
句中并列的第一“亚硝胺”是化学物质,第二“吸烟”是个行为过程,第三“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这三种并列起来作为句子的主语,共同使用谓语“成为”, 无论从语法上还是语意上都是不严谨的,必须重新调整句子结构:调查表明,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都可成为诱发肿瘤的因素;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5.主语偷换:一个句子由多个分句陈述同一事物,而前后分句的主语不一致。
6.词性误用:不同类的词在句子中有不同的用法。在行文时,如将甲类词误用为乙类词,称词性误用。
7.指代不明:运用代词指代什么必须明确,否则易使人产生误解。
8.语序混乱及其他:各民族语言不同,语序也不同。
(二)常见的修辞问题
1.不合逻辑:所谓逻辑,就是说在道理上一定要讲得通,不能自相矛盾或主观颠倒,因果无据、时间先后不明等。
2.费解:话说的不明白,让人猜测。
3.层次不清:科技论文中长句较多,或讲叙的方面较多,行文时如不细加推敲,往往层次不清。
例1 患者有高热、呕吐、腹泻及持续性上腹痛。体温波动在38.5~39℃之间,无寒战。轻度恶心,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便每日3~4次,呈糊状
,无脓血。自术尿量比往是减少,但无尿急、尿痛。
4.累赘:所谓累赘,多是由于语言堆砌,或前后内容重复,篇幅用了不少,所谈内容却不多。这些比较 容易理解,就不一一举例了。
四、常用而又容易用错的几个介词
1.“的”、“地”、“得”、“所”:它们同属于助词,置于词或词组的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在具体用法上则有所不同。
“的”一词用在名词或介词之后,表示领属关系,如“心脏的”、“神经的”。也可用在形容词之后而紧接出现的又是名词时,如“大面积的创伤”、“快速的节律”。“的”字还以附在实词或词组之后,组成“的”结构,如“刚入院的”、“受到照顾的”。“的”字结构具有名词的`语法作用,可以作主语或宾语,如“其后紧接着出现的u波”、“他是刚入院的”。
“地”一般用于形词之后,修饰动词,如“仔细地观察”、“迅速地出现“。
“得”用于形容词和动词之后,修饰副词或形容词,表示他后面的成分有补充说明作用,如
“复述得好”、“强壮得很”。
“所”一般用于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结构,如“所见”、“所述”。这种名词性结构加上助词“的”,可作定语,如“所见的现象”、“所述的问题”。
2.“和”、“与”、“及”、“以及”:它们同属于连词,用来连接词或词组,但“和”、“与”、“及”不能用来连接分句或句子,而“以及”可以用来连接分句、句子和短语。

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创业教育论文
谈谈企业管理中薪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人力会计计量核算管理会计毕业论文
连锁企业采购管理探讨论文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论文
如何通过价值网络管理创造商业企业竞争优势论文
新时期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价值链视角下企业会计管理探讨论文
销售薪酬绩效方案
试论高校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浅析财务战略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试论为了绩效再造薪酬体系
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通用10篇)
对专属薪酬特区的重要性研究
论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薪酬管理的重要性
论企业管理中的绩效管理模式
薪酬治理的重要性
北方批发市场蔬菜营销模式与价格悬殊论文
体育环境下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