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通用7篇)(第9页)

23 次下载 10 页 1705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九、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基层测报工作管理需要重视的工作环节较多,只有不断的深入分析当下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工作管理要点,才能够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 篇7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当中通常会有三方面的灾害隐患,主要有森林火灾、森林水灾与森林病虫害。其中森林病虫害不仅有着与火灾、水灾同样的破坏性,同时其带来的灾害带有独特的生物性,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够有效避免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森林病虫害的成因以及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1.1.1 自然原因。森林病虫害有着强大的繁殖能力,主要依靠自身与大自然进行传播,虽然在自然环境中会有相当一部分被消灭,但由于其本身的抗逆性非常强,并且会在自然环境的变化中进行自我调节,稍有存活机会,便会大量繁殖且再度肆虐。

  1.1.2 人为原因。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人们往往会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去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而频繁出现环境污染、破坏的问题,并且对环境的修复工作不重视,也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再加上林业建设过程中所栽植的人工林或多或少会携带病虫,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面对复杂的病虫害难以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治,进而导致林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1.2 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以及林业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发展过程中,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现如今,对生态环境有较强危害性的病虫高达200多种,其中松材线虫、松毛虫以及美国白蛾等病虫带来的危害在我国较为显著,严重破壞了森林的生态环境。同时,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的植被也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会进一步导致生态环境失衡,进一步加剧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此外,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人们往往会采取高毒高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施,而这种化学药剂难以被分解与代谢,倘若使用过量则会造成森林生态环境的负担过重。再加上高毒药物残留会在水循环过程中渗透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而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

  2.1 对病虫害危害性的重视度不够

  森林病虫害所带来的危害往往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突发性的情况非常少见,因此人们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会有一定的惰性,会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如何提升经济效益方面,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则重视度不够。许多相关职能的林业部门形同虚设,并没有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位,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发现病虫害对森林却侵害熟视无睹。

  2.1.1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虽然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在森林病虫害防治领域,仍然沿用的是较为落后的技术与设备,未能进行及时的更新。许多林业地区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停留在喷洒化学药剂层面,而这种防治技术会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同时还会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并且高度化学药剂会误杀病虫的天敌,导致病虫害在无天敌的环境中肆意蔓延,效果适得其反。此外,在病虫害防治预警设备的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没能将病虫害的繁殖与滋生扼杀在摇篮中,仅仅通过后期的治理很难根治。

  2.1.2 病虫害预警机制较为缺乏

  当前,有许多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病虫害的认识不到位,因此未能赶在病虫害滋生之前设定针对性的预警防范机制,没能安排专业的检测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监测。此外,部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限,在应对病虫害的侵扰时会显得束手无策,只懂得如何进行灾后重建工作,以至于给林业生态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此外,人工造林的树木结构过于单一,其自身抵御能力有限,一旦发现较大的病虫害灾情,预警机制难以遏制。

  3 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具体措施

  3.1 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