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市场营销 > 正文

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10 次下载 4 页 6180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篇一:

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一、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一)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

  目前我国高校经管专业在市营双语教学的模式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其中突出的就是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传统上对本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总是趋于简单或笼统。市营双语教学目标具体可分为社会目标、专业目标、语言目标和能力目标,但是究竟哪个目标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目前并无明确的界定。传统认识上的误区还时常混淆了专业目标与语言目标之间的关系,甚至过于强调语言目标在本专业课程的作用。实际上,语言目标只是实现市营双语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已,但语言目标的达到对专业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其次就是如何将学生个人能力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如果这种内在的关系不明晰势必影响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

  (二)缺乏统一或可供参照的双语授课标准

  目前市营双语教学的另一主要障碍就是缺乏统一或可供参考的授课模式或标准。无论市营双语授课的模式是以何种语言为主,都应根据本专业的不同和学生知识结构、外语水平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对于那种浸入型(如全英式)的教学或者是以外语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其效果存在诸多不同的见解。由于上述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和外语水平的不同,学生对外语授课可接受的程度也具有较大的差异,这也是目前制定统一的市营双语授课标准的难点所在。所以如何在保障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学习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逐渐强化其在外语授课认知中的比重是本课程教学的关键点之一。传统教学上对市营双语教学外语授课比重设定在某种比例之上或范围之内只是一种误解而已。

  (三)学生学习的难点与教学的薄弱环节

  目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难点主要反映在本课程外语专业原理和术语理解上的困难。学生遇的上述难点也正是市营双语目前在教学上所存在的主要瓶颈。产生这种困难的原因除了缺乏一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外,还与本课程现有教材的选用有很大的联系,目前市营双语所采用教材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全英原版教材,这种纯粹的洋教材究竟能否符合我国的实际也备受争议。关于本课程在双语讲授的薄弱方面,除了外语综合讲授的不足外,如听、说、读、写、译,目前在翻译的专业内容方面也依然薄弱。在市营双语的教学中,教师所做的翻译并不是对教材逐字逐句对应的中文呈现。翻译既可以是笔译,也可以是口译。无论是英译中或中译英实际上也是学生对外语专业原理的一个认知过程。所以加强市营双语授课中的翻译环节的教学对提高本课程双语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适用性教材

  学生目前对市营双语外文原版教材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外文原版教材进行改革。目前我国高校市营双语所使用的外文原版教材主要是菲利普·科特勒主编的英文版《市场营销原理》(PrincipalofMarketing)。虽然该教材在我国高校经管专业市营双语的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本教材内容繁多,案例多以美国或西欧国家为背景,大大增加了学生自学的难度。还有另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就是把原版教材视为一种不能更改的绝对权威,唯原版而原版选材的要求本身就是一种误导。所以应该根据我国的情况对市营双语原版教材做适当的修改、删减或补充,例如加入必要的中文注解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原著的理解,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本课程双语整体上的学习效果。

  (五)现有的考核方式的机械性依然突出

  改革市营双语考核制度也是提高学生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的关键。市营双语是一门具有独特功能的复合型课程,在教学中不但要符合课程本身特点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学生对本课程在学习上的兴趣,以往教学效果的不显着与本课程的特点有紧密的关系。所以改革目前市营双语教学的考核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于2013年6月在调查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国际贸易和旅游管理两个专业学生对本课程考核制度和效果的认识,受访的学生对本课程现有考核方式的评价是,认为灵活的占33.9%,但是反映单一和机械的各占35.6%、23.7%。这个调查数据一方面反映了本课程在教学的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了在这方面的教学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所以,如何把平时动态学习过程的考核与期末静态的终结性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市营双语考核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阅读全文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