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战略利弊分析(通用10篇)(第2页)
85 次下载 18 页 30527 字【 字体:大 中 小 】
3.2零售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连锁营销能力
首先,零售企业PB战略的成功必须实现规模效益,在现代商业经营业态中,连锁经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选择。连锁经营能够保证广泛的分销,实现大规模的经营,这样,零售企业才能以大订单吸引生产企业的合作,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自有品牌商品的各种优势才能充分发挥。
但是,连锁经营显然不是简单的渠道扩展,它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就PB战略而言,零售企业不仅承受着流通领域的风险,由于零售企业进入到了生产领域,自然,零售企业还要承担起生产领域的风险,显然,这对零售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供应链管理、物流水平、客户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零售企业实施自有品牌战略必须注意的问题
4.1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防止对零售企业品牌自身的逆向损害
前面说过,实施PB战略一个良好初衷是实现无形资产优势的良性循环,但是,如果自有品牌产品因质量问题没有得到高度重视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话,就会出现对零售商品牌自身的逆向损害,消费者会因为对自有品牌产品的不良印象而重新审视对零售企业原有的良好评价,这对于零售企业来说是极其得不偿失的。
在实施PB战略时,零售企业必须在自有品牌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不能有任何马虎,这首先要求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零售企业要注意到,较有实力的制造商更愿意生产自己的品牌产品,一般不愿意成为零售企业单纯的供应商,所以考虑生产能力过剩或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的制造商是一种必然,零售企业在选择时重点要评估以下问题:设备能力是否符合要求、人员素质是否较高、技术能力是否较强、企业原有信誉度如何等等。
选择好了合作者,零售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严格验收环节、若有可能,应派专人深入企业参与管理,保证产品真正符合市场需求。
4.2注意自有品牌产品的品类适用范围
实施PB战略的零售企业务必清楚一点:并非所有商品都适宜采用自有品牌。
一般来说,选择适合实施PB战略的产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快速消费类的便利品。这类商品消费者会经常购买和使用,而且一般只花最少的精力和最少的时间去比较品牌、价格。这类商品的典型特点是:单价不高、使用频繁、品牌忠诚度相对弱化。这些特点正好同PB战略所需要达到的价格优势、规模效应相匹配,弱化的品牌忠诚度使得零售企业采用多样化的营业推广手段促进销售变得相对容易,零售企业应该将目光集中在这类商品身上。
(2)选择有着比较高的保鲜、保质要求的商品。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更加注众商家的信誉,零售企业应该密切注意这一点,改变原有的批零方式,充分发挥短渠道的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此类服务。这类商品主要有如食品、蔬菜、水产及其它保质类商品。
(3)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不宜选择。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消费者通常会有比较高的品牌忠诚度,换句话说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习惯相对不容易改变,零售企业如果对这类商品实施自有品牌,与零售企业实施PB战略的初衷产生背离,零售企业需要花巨大的代价建立自己的顾客群、建立品牌忠诚、掌握生产技术、控制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技术含量的增加对售后服务的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对于以渠道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零售企业来说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企业要么花费巨大的投入以期长远缓慢的回报,要么就得面对极有可能出现的逆向品牌损害,所以一般来说,这类产品不要轻易选择。
4.3密切跟踪消费者需求,做好自有品牌产品定位工作
零售企业经营自有品牌,同样要高度重视品牌的定位问题。品牌的定位决定了商品的价格策略、包装策略、质量策略、促销策略,换句话说,品牌定位的成败很大程度决定了销售的好坏。零售企业做好自有品牌定位,首先要保持自有品牌定位的统一性、避免定位混乱,避免混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除此之外,零售企业应考虑:自有品牌本身和形象是什么?自有品牌能为消费者提供怎样的价值?更重要的问题是:与竞争对手相比,自有品牌的差异体现在哪里?零售企业这样考虑问题,就避免了将PB战略视为简单的贴牌,而真正的在强化和经营品牌,彻底实现PB战略的初衷。

管理会计中我国企业问题的应对策略论文
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论文
简论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提升策略分析论文
浅谈现代企业管理中怎么提高沟通的有效性论文
ERP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刍议铁塔制造企业中质量管理体系重要性论文
烟草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
企业IT系统信息安全分析论文
中小企业工商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
企业物流成本之分析的论文
企业物流成本分析的论文
关于网络工程设计需求分析的论文
企业人本管理分析论文
企业转型需要哪些管理软件
中小勘察设计企业财务管理的困境分析论文
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分析论文
教育类毕业论文提纲
英语毕业论文:广告英语特征及其教育价值
高职类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探讨的论文
浅谈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