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多媒体技术为化学课程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论文(第2页)

12 次下载 2 页 340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5.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实验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特别是对于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带来的危险,学生可能不以为然,通过模拟实验,更清晰形象的展示出错误操作所造成的后果,使学生印象深刻并了解其危害性。

  5.1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中学化学课本中有些实验比较复杂,反应速度过快或过慢,学生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该变化的过程,控制变化的速度,有效地展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并反复播放,加深学生对此变化的认识。如: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实验,短时间内不能观察到明旺的实验现象。而利用信息技术制成课件,控制反应速度,并反复播放,学生能清楚地看到铁生锈的全过程及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的实质。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实验效果明显提高。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化学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物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5.2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许多化学实验有毒,有些化学实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三维动I叫片,让小老鼠中毒死亡,展示中毒现象的原理。又如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都生成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并且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以前只能在通风柜中进行少量硫的燃烧实验,而且硫在空气中燃烧时,所发出的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不易观察到。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课件反复播放,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同时又避免了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大气。

  5.3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分析原因及危害。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比如:在制取氧气实验时,应先把导气管拿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若先撤去酒精灯,则水槽中的水会被倒吸进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再加热,若先加热后通人一氧化碳,会发生爆炸。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将实验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及其危害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5.4模拟化工生产过程。对于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自来水的净化、石油的炼制、煤的加工、钢铁冶炼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进行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对各个环节也可重复演示或局部放缩,加强感知,强化记忆。

  6.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全面改革。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有可能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的转变:(1)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2)教师教学方式由讲授变为辅助,变成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协助者。(3)实现师生互动方式的多元化和个别化。我们要把多媒体技术融汇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优化化学课堂教学,促进化学教学的全面改革。

  综E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能提供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足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象一缕温馨的风,给化学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又似一种新的活性催化剂,给化学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志平,王守一.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实验[MJ

  [2]刘国才,创新教育概论EMJ

  [3]刘建德,关于课堂的思考EMJ

  [4]胡美铃,何少华,王晶.九年级化学(上)[M]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