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把班级学生分为A、B两大组,每大组中四个人为一小组,分别协作完成下列实验。A组:每小组中每人各一只试笔,分别放入等量的下列药品:块状石灰石、碳酸钙粉末、碳酸钠固体、碳酸钠粉末、再同时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B组:每小组中每人一支试笔,分别放入等量的下列药品:块状石灰石,碳酸钙粉末、碳酸钠固体、碳酸钠粉末、再同时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各组回答现象,根据现象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最适合于实验抽取CO2的是药品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的反应。

  3.开展课外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是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运用;是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开阔知识视野的途径。开展家庭小实验时,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联系生活实践,以生产、生活中挖掘实验素材,让学生利用家庭现有的物质用品等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达到实验目的。例如“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乳化作用的应用”、“除去热水瓶胆中的水垢”等。

  三、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及时小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

  课本中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但不属于《课标》要求的知识点,如“核外电子的排布”、“金属对冶炼方法”等,为指导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从而获取信息,通过分析去解决分学问题,以成为本节知识对外延续和深化。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不断探究的习惯。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有难度的问题

  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教师不能代替解答,应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对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

  3.及时辅导、整理、小结,使小结成为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指导学生整理、归纳、小结各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析知识点与考点的关系,研究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进行评价和整理,从而使知识达到迁移。探究习惯一旦形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优化,探究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更重要是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科学知识真正融入心里,为可持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