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化学史在有机化学教学的作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2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

  将化学史融入有机化学教学中,借助历史的魅力对学生进行化学专业教育。将相关知识点背后的研究背景,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从新物质的发现,结构的确立到新理论的建构的过程)讲授给学生,由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例如苯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芳香烃,其分子结构的教学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在传统的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从分子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出发,运用现代物理方法讲授苯的分子结构,致使学生在掌握该知识点时感觉单调乏味,学习动机处于低谷阶段。如将凯库勒对苯结构研究的化学史料作为该知识点学习的`先导材料,在学生阅读了解后提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①苯分子结构的历史研究背景是什么?②凯库勒是如何从梦境中得到启示?③为什么会有环状结构的思维方式?学生回答以上问题的过程也是对该知识点的内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逐步探讨苯的凯库勒结构存在的缺陷,同时指出为完善苯分子结构的解释,科技工作者做出不懈努力。从此处引出分子轨道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通过将凯库勒对苯结构研究的这段化学史引入该课的教学中,不但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理解苯分子的凯库勒构造式,更是能够使学生从凯库勒的研究史实中明白科学探究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历史的考验下不断完善的过程,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

  2有机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的途径

  2.1课堂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

  课堂教学是渗透化学史教育的主要渠道。有机化学教材中有不少化学反应及化学规则是以科学家的人名命名。这也为开展化学史教育提供良好的素材。考虑到中药专业大部分学生化学基础较差,为此,在备课中,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和把握化学知识与科学素养、人文教育三者的结合点,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精细加工。尽可能将化学史教育渗透到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使得教育内容生动形象,改变以往传统有机课堂单调乏味的课堂氛围。

  2.2结合专题讲座渗透化学史教育

  对于知识内容较复杂且时间跨度大的化学史料,受课时数所限,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阐述清楚。此时,我们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统一教育。专题讲座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一类重要的教学类型,其能够激发学生对学术科研的探索热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将复杂的化学史教育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既使得教学形式多样灵活,又缩短了教学时间。

  2.3结合练习渗透化学史教育

  通过布置预习任务,使得学生在教学之前自行搜集资料,预先了解涉及的化学史实。在课程中期,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撰写相关发现史实的小论文,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科学家在新物质发现及探索道路上的不易,增强其对科研精神的内涵理解。通过练习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与科技,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与化学相关的背景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5]。

  3小结

  有机化学作为中药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其教育也应该适应时代大趋势,实现全面的教育。化学史教育是实现全面教育的最有效实施途径。通过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从本质上掌握化学理论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以及在科学家的探究史实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因此在中药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是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以中药学专业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0):49-50.

  [2]梁建军.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史教育[J].化学教育,2003(11):52-53,56.

  [3]王毓.师范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化学史的渗透[J].广州化工,2015,43(8):202,208.

  [4]李贤良.化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忻州师院学报,2000,16(3):74-77.

  [5]王和金.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4(4):58-6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