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化学史在有机化学教学的作用论文

本文共计32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化学史在有机化学教学的作用论文

  [摘要]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主要侧重于反应机理的阐述,有意识地将化学史教育渗透教学中,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培养。

化学史在有机化学教学的作用论文

  [关键词]中药;有机化学;化学史

  中药学专业作为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的主要学科之一,其专业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中药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为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调剂、中药材种植及药品营销等岗位提供一线的技术人员。从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中药学专业课程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专业必修课程,包含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等;另一类则是专业基础课程,如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等。因中药有效活性成分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所以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有机化学是一门以研究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结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等规律的学科,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有较强的逻辑力及抽象理解力。而对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高中阶段基础化学知识薄弱,在学习有机化学这门课程时往往感觉压力很大,因而部分学生慢慢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最终导致该课程的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激发中药专业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热情是我们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化学史是从历史的宏观角度阐述化学科学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规律。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教授曾多次讲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这句话透露出化学史教育是何等的重要。鉴于有机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发展性、规律性及复杂性),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将化学史融入相关知识点,合理贯穿于教学中,可使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不再单调枯燥。同时,通过化学史教育,一方面可揭示出有机化学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使学生感受严谨的科研精神;另一方面,化学史中的案例故事也可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2]。

  1化学史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新时代的中国,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应当围绕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职院校中育人工作不应该仅是思想政治教师或辅导员的职责。作为专业技术教师,我们应当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有机化学课程来说,化学史教育正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最好实施途径。如在有机化学绪论章节的教学中,当涉及有机发展史中的重大理论及实验发现时,可以适当将有关的研究背景讲授给学生,以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3]。比如提及人工合成有机物,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国家。历经6年多的努力,1965年9月我国科学工作者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获得具有生命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成功标志着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启,也意味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跨出重要的一大步。学生学习到这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有机化学萜类化合物的教学中,青蒿素作为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与其相关的化学史也是非常不错的教学拓展资料。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于2015年获诺贝尔奖。这也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屠呦呦的获奖既是国际医学界对我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肯定,更是彰显我国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远意义。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青蒿素的发现,我国科学家总能在艰苦的岁月里创造世界闻名的科研成果。所有过程都充满艰辛曲折。这折射出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在科技研究中潜心钻研,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通过这段背景材料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也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精神的内涵和本质,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爱国精神[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