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鸟特点有哪些特色(第5页)
本文共计178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李迪(公元12世纪)〔南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宣和时为画院成忠郎,南宋绍兴时复职为画院副使,历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1162年-1224年),活跃于宫廷画院几十年,画多艺精,颇负盛名。工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传世作品有淳熙元年(1174年)作《风雨归牧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淳熙十四年(1187年)作《雪树寒禽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庆元二年(1196年)作《枫鹰雉鸡图》轴、庆元三年(1197年)《鸡雏侍饲图》册页、《猎犬图》册页,均藏故宫博物院。
钱选
钱选(1239—1299)(宋末元初)与赵孟頫等合称为“吴兴八俊”。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霅川翁,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南宋景定乡贡进士,入元后不仕,以书画终其身,善画人物、山水、花鸟、蔬果、鞍马等。钱选的花鸟画成就最高,是元代继承宋代设色工笔花鸟画这一派中的代表人物。传世作品有《牡丹图》、《柴桑翁像》、《卢仝烹茶图》轴、《浮玉山居图》卷等。
王渊
王渊(元代)字若水,号澹轩,一号虎林逸士,生卒年不详。杭(杭州)人。幼习丹青,赵孟頫多指教之,故所画皆师古人,无一笔院体。山水师郭熙,花鸟画师承后蜀黄筌,人物师唐人吴道子,尤精墨花鸟竹石。故宫绘画馆藏有其至正九年(1349)作《山桃锦鸡图》,又二十六(1366)作《萱花白头图》。作品还有《花竹集禽图》、《秋景鹑雀图》、《良常草堂图》等。今存作品:《花竹禽雀图》、《花竹春禽图》、《花竹锦鸡图》。表现手法都属“黄家富贵”体,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1983年)中称其是“当时学黄氏体而为元代花鸟巨擘者”。同钱选一样,在花鸟画创作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边景昭
边景昭,字文进,明代宫廷花鸟画家。沙县(今福建沙县)人,生卒年不详。永乐年间(1403-1442)任武英殿待诏,至宣德时仍供奉内廷。后为翰林待诏,常陪宣宗朱瞻基作画。他为人旷达洒落,且博学能诗。他继承南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其作品工整清丽,笔法细谨,赋色浓艳,高雅富贵。有“花之妖笑,鸟之飞鸣,叶之蕴藉,不但勾勒有笔,其用笔墨无不合宜”之说。边景昭的墨线气力十足,变化丰富,精谨细微,柔韧相宜。他精画禽鸟、花果。深入生活,体察细微,注重物象的形神特征,边景昭笔下的花鸟,花有姿态,鸟有神采。他画的翎毛与蒋子成的人物、赵廉的虎,曾被称为“禁中三绝”,是明代院体画家中影响较大的工笔花鸟名家。有《竹鹤图》传世。子边楚芳、边楚善亦长于花果翎毛,传其父法。传世作品有《三友百禽图》、《双鹤图》、《春禽花木图》。
林良
林良(1436—1487)(明代)字以善,活跃于正统至弘治年间。广东南海人。因善画而被荐入宫廷,授工部营缮所丞,后任锦衣卫指挥、镇抚,值仁智殿。擅花鸟,早年画风工细精巧,多作设色花果翎毛。后转师南宋院体中的放纵简括一路,而专事水墨粗笔写意。题材也多为鹰、雁、鹤、鹭、孔雀、锦鸡以及苍松古木、寒塘芦荻等。作品充满大自然的野逸之趣,在当时以艳丽工巧为时尚的宫廷绘画中独具一格,并影响到明代中期的花鸟画创作。有《百鸟朝凤图》、《灌木集禽图》、《双鹰图》、《松鹤图》等传世。
吕纪
吕纪(1477~?)中国明代画家。字廷振,号乐愚。鄞(今浙江宁波)人。以画被召入宫,值仁智殿,授锦衣卫指挥使。擅花鸟、人物、山水,以花鸟著称于世。其花鸟初师边景昭,又学林良,并广泛师法唐宋诸家,所作有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两种画法,前者描绘精工,色彩富丽,法度谨严;后者粗笔挥洒,随意点染,简练奔放,富有气势和动感。
陈老莲
陈老莲(1598-1652)(明末清初)名洪绶,字章侯,因好画莲,自号老莲,晚年又号悔迟、勿迟、老迟等,浙江诸暨人。工山水、花鸟、书法,尤以人物画成就最高。著有《花鸟草虫写生册》,多作双勾,工整精细。分绘茶花蝴蝶、桃花蛱蝶、萱花蜗牛、牡丹蛱蝶、蔷薇蝴蝶、紫菊蝴蝶、竹禽、水仙竹叶、古槐双禽、红果草虫、奇石、梅石等景物,2010年拍卖价格:2979.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