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论文(第11页)
122 次下载 21 页 35889 字【 字体:大 中 小 】
《闪烁的小星》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在进行教学时,幼儿们随音乐做律动进教室。“小朋友,你们都是可爱的小星星,我们一起来唱唱星星王国里的歌吧!”师生共同学习演唱这首歌曲。为了表现歌曲欢乐的情绪,我试着让幼儿用不同的调与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共同进入了星星玩耍的情境,并且跟随不同的伴奏调整速度来演唱歌曲。这时,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了黑屏,“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呀?”“有怪物来了!”、“有危险!”……在幼儿充满想象地回答后,我和幼儿一起表现歌曲紧张、恐惧的情绪:有的幼儿躲在钢琴背后,有的躲在椅子背后,有的躲在我身边。所有的星星因为害怕,躲藏得很好,并且自然地用较弱的声音、缓慢的速度,演绎了一曲新的《闪烁的小星》。在最后,小星星要睡觉了,歌曲的节拍,变奏成3/4拍的乐曲,幼儿自然地、有表情地跟着伴奏唱出优美、柔和的歌声,教室里弥漫着一片安静祥和的氛围。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幼儿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幼儿准确地表演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通过表演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感受到歌曲的趣味。
七、电教渗趣,引发幼儿学习热情
电教在新歌学唱课中的应用体现在课堂上。电教的有效介入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音乐从单纯的听觉艺术拓展为视听艺术。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必须运用多种感官参与,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习的动机。
在《过新年》这一课中,我采用多媒体播放舞狮、舞龙的表演片段,精彩的舞狮、舞龙的表演和过新年时的镜头与喜庆的锣鼓音乐结合在一起,带给了幼儿无以伦比的震撼的视听感受。此时多媒体的应用再度呈现了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所闻所见,拉近了幼儿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同时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挂图式静态教学的不足,使课堂充满动感,使幼儿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喜爱音乐的兴趣及参与音乐活动的强烈愿望。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将幼儿带入课文情境,使之成为联结獐情感的纽带和桥梁。
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举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修改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新课程注重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在这四个教学领域中培养幼儿的基本音乐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2)过程与方法:各种生动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好音乐的情趣,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幼儿的体验、模仿、探究、合作。重视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这样幼儿的能力创新不断提高,幼儿的修改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对学习音乐到愉快教学,避免那种呆板拘谨的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幼儿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幼儿就会在音乐的王国里开始自由地遨游。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名至理名言。音乐兴趣是幼儿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幼儿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应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让幼儿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让幼儿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说体验,音乐课堂便能成为幼儿精神上的家园,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4月
[2]《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金亚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年7月
[3]《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及评析》曹理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5月
[4]《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朱则平、廖应文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0xx年8月第一版 P39-60
[5]浙江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20xx年第4期
音乐教学论文(第11页)9
摘要:小学的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了解音乐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丰富小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如今,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融入到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对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及质量产生了许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情境化教学中创设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情感情境为例探究了情境化教学模式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