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理论文 > 正文

分层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实践论文(第2页)

7 次下载 2 页 294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各得其所。

  在课堂教学中,对 A组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引导学生学习让其主动走;B组学生”扶“着走,”扶“中有”放“,带领学生学习,让其能够小步走;C组学生拉着走,让其基本达到课堂要求,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适发展区“前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发挥物理学科联系自然、贴近生活等特点,多动手,多实验。让B、C组学生感到新鲜、好奇,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的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层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鼓励A组学生大胆提问,启发他们勇敢回答问题,解决”疑点“。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多思考、多练习,对于A组的提问,尽量让B、C组同学回答,对表现出色的客观地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然后根据本节的主要内容和讨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或点拨,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教学的重点内容。

  如在,《凸透镜成像》的教学中,各小组学生合作完成成像实验,在 C组同学主要的问题得以解决后,B组和A组学生针对各自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最终由B组和A组学生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巡视,指导A组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点拨B组学生发挥潜能,往A组靠扰;帮助C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4、练习、作业分层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能力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对C、B层学生要求紧扣课本,C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基本巩固性练习;B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基本巩固性练习、选做能力拓展性练习;A层学生另外增加综合性练习和变式题。练习、作业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全做。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练习和作业后选做高一层次练习、作业。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二、对 ”分层次教学“反思

  分层次教学的目标,预习、课堂、作业、考核、辅导等层次化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

  ②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

  ③只重视部分优生,忽视全体学生;

  ④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

  ⑤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

  ⑥教学分层与考查不配套。对这些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

  此外,课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家长密切配合,与班主任的协调,教师的责任心,教态,语言,作风,人格等都会对分层次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值得注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