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论文范文(通用10篇)(第21页)
本文共计385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参考文献:
[1]李英男,戴桂菊.俄罗斯地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闻一.俄罗斯通史.世界历史文化丛书(1917-1911)[M].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13.
[3]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6.
[4]李维冰,丁章华.外国饮食文化[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5]安东诺娃.走遍俄罗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饮食文化论文 篇10
摘要:岭南地区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岭南饮食文化是岭南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令人注目的奇葩,她由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所孕育和培植,又得到中外饮食文化养分的滋润,随着岭南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形成,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色香味俱全的岭南饮食文化,以精致、新鲜、清淡、营养、百搭、口感享誉世界,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诱惑,更是一种享受。 因为岭南文化以广东文化为主体,而岭南饮食文化又以广州饮食文化尤其突出,“食在广州”毫无疑问地诠释了广州饮食在中国饮食界的最高地位。
关键词:岭南、饮食、文化、广州、美食
一、 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
岭南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绚丽之花。它是岭南人,包括外地移民、侨居者在岭南有关饮食实践活动中展开的各种社会生活的总和,它涵盖了与岭南饮食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成果,是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和外延影响的一种文化体系。
岭南饮食文化涵括岭南本土的饮食、海外华侨以及西方国家的饮食,博采众长,形成当今独具特色的岭南饮食。从战国至今,岭南饮食文化发展了两千多年,赖于优越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临海。优越的气候使得岭南饮食的取材丰富并且新鲜,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岭南饮食的包容性及易于传播。
俗语有曰:“穿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长寿在柳州。”可见广州饮食在古时已经享誉全中国。到了明清尤其是晚清的时候,广州饮食更是引领中国饮食的潮流。因为在明清的时候,广州是中国唯一开放的城市,中国内地的所有贸易级中外文化的交流都通过广州流入或流出,由此广州形成了开放的风气,吸收国外好的文化,取长补短,饮食文化也自然在这种文化交流的洪流中不自觉地发生变化。
二、 岭南饮食文化代表之粤菜
(一)起源及发展
粤莱是较早形成的“鲁、川、苏、粤” 四人名菜之 , 稍后形成的“鲁、川、苏、粤、湘、闽、徽、浙 八大菜系之一, 而现代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把中国荣划分为三种名莱,其中之一就是粤菜,可见粤菜的影响非同一般。粤菜长期受海外文化的影响和滋润,看重传承,又不固于传统,在统一中显出灵活、清新和年轻,是我国饮食体系中最富于改革和创新的角色。它吸取西菜面点和外来饮食中的许多优点,重视积极借鉴,吸纳。消化外来饮食文化的先进方面,进而融会贯通于民族饮食文化之中。
(二)特点
粤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湛江等地名食在内地域最广,用料广泛,先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品种多样。广东菜的主要特点在烹调上以炒、烩、煎烤、局着称,讲究鲜、嫩、爽、滑、口味上以生,脆、鲜、淡为主。曾有"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说。
粤菜用料十分广泛,不仅主料丰富,而且配料和调料亦十分丰富。为了显出主料的风味,粤菜选择配料和调料十分讲究,配料不会杂,调料是为调出主料的原味,两者均以清新为本。讲求色、香、味,型,且以味鲜为主体。
粤菜选料广博奇异,品种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燎乱。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鹧鸪、禾花雀、豹狸、果子狸、海狗鱼等飞禽野味自不必说;猫、狗、蛇、鼠、猴、龟,甚至不识者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每令食者击节赞赏,叹为“异品奇珍”。
粤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1965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介绍的就有5457种之多。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