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论文(第15页)
本文共计338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3、将溶液加热(升温)可以使溶液由饱和状态变成不饱和状态,将溶液冷却(降温)可以使溶液由不饱和状态变成饱和状态。
化学与生活论文(第15页)12
摘要: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化学知识和一些其他的基础知识是不同的。因为化学知识是生活的一个凝聚, 其许多的地方都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在这种情况下, 化学的学习就要从生活中开始。本文就从当前的化学知识入手, 来探究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影响。
关键词:化学; 生活; 应用; 影响;
在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中, 化学学科是一项需要理解才能够学会的学科。如果不能够从生活中切实的发现化学的应用, 那么我们在学习和应用化学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就会让学生们的化学学科成绩难以提升, 也会使化学在生活中难以得到有效应用。那么, 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来展示一下, 化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与影响。
1 纺织材料
纺织材料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在当前来看, 大多数是化学制造的。甚至许多的成衣品牌都是以自身的化学技术含量来标榜自己产品的价值的。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涤纶, 腈纶等这一类的面料。而在当前来看, 这种化学制品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集中在这么几个方面的:首先是抗褶皱。衣服的褶皱一直都是困扰着许多人的问题, 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充足的时间进行熨烫。尤其是衬衫, 西装类的衣服, 一旦出现了褶皱, 那么就会非常难以处理。因此, 这是当前化学衣服制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中最为著名的产品就是免熨烫衬衫。这一类衬衫在制作的时候加入了一定的化学合剂, 让面料具有一定的记忆性, 在使用完成后, 这一类衬衫可以通过时间来恢复成没有褶皱的样子。第二个部分就是透气吸汗效果。这也是化学成衣制品的一大类别。因为传统的棉制品并不具备这样的性质。许多的棉织品甚至就是不透气的。而通透性非常好的丝绸制品则是非常昂贵的。为了增加人们的舒适性, 利用化学聚合材料来制成的面料就非常符合人们的需求。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就是POLO衫, 这一类作为马球和高尔夫球专用的运动衣服, 是非常需要这种特性的。因此, 无论是昂贵的奢侈品品牌巴宝莉, 古驰等还是中档的汤米希尔费格, 乐卡克等, 都喜欢采用这样的面料, 可见这样的面料是如何的受欢迎。
2 金属合金的应用
2.1 钢笔尖
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使用中性笔、水笔来书写, 而笔者有一根钢笔, 用于日常练字, 用了已有将近十年。笔者在练笔时发现, 钢笔尖经过多年书写, 竟然毫无磨损。笔者查阅资料发现, 我国大部分钢笔尖都是由金属铬Cr与镍Ni的合金制成。铬的特质是具有强抗腐蚀性, 而镍的特质是坚硬和坚韧。所以两种金属元素的合金制成的钢笔尖, 经过多年的书写, 并没有发生书写困难、磨损严重等情况。另外, 笔者发现, 出土的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 其外表就镀了一层金属铬, 所以经过2500多年, 越王勾践剑依然光鲜亮丽, 锋芒如初, 这就是金属铬的强抗腐蚀性所致。
2.2 合金窗户
现在, 很多人们家中的窗户, 都使用铝合金。金属铝具有质量小且坚硬的特点, 所以家用窗户使用铝合金作为材料, 一是让安装、拆解变得轻便;二是金属铝在潮湿的空气中可以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 起到了很好的防腐作用。
3 饮食方面的应用
在食用早餐时, 会经常选择馒头、包子之类。在不经意间, 笔者发现馒头并不是实打实的面团, 而是很蓬松很松软, 其中内部密密麻麻分布着气泡。究其原因, 是由于馒头在发酵时, 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乙酸, 此时面点师傅就会向馒头里面添加食用碱, 来中和乙酸的酸味, 留下面粉的香味。其化学反应式为:Na2CO3+2CH3C OOH→2CH3COONa+H2O+CO2↑。在反应后, 馒头中会遍布着CO2气体, CO2气体在蒸煮时, 会受热膨胀, 使馒头内部变得松软, 所以蒸熟的馒头内部就会呈现出很多小气泡。并且, 蒸馒头时, 满布馒头的CO2气体, 会使馒头受热均匀, 口感更佳。
4 酸雨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