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有效条件信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本文共计230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有效条件信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当下新课改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实行,但限于大班形教学本身的弊端及部分地区教学设施有限,导致传统“灌输式”教学仍然主宰着中学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实地调研、聆听一线教师的教学,发现“有效条件信息结合化学教学”可以在有限的资源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有效条件信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关键词:条件信息;化学教学;问题情境

  一、何谓“有效”条件信息

  有效的条件信息是蕴含化学学科知识、概念、原理、方法等内容的载体。如语言、实物、动画模拟、模型,甚至广告都可以成为其存在形式。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最难设计的就是如何通过师生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适时提供“有效的条件信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出(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皆可)不同形式的有效的条件信息,进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教师给出条件信息自行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有效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方向,也间接为学生学习提供动力。化学教学过程也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预设目标。用(图1)表示整个过程。

  二、“有效条件信息”的作用

  下面我们以化教学为例具体谈论“有效条件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在化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穿插一些化学教学相关的信息,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把条件信息融入教学能够在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的同时将学生带入知识新天地,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有效条件信息的应用也是多样性的,如把用于有效条件信息导入新课、用于教学过度、用于延展知识、用于理解知识点、用于反馈练习等。例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铝的相关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生活小常识:“铝制器皿不能长时间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为什么?”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创造问题情境,学生自然会联想到:Al既可以和酸性物质反应,又可以与碱性物质反应。此时,教师再次提出问题:“酸碱物质与Al反应之前必须经过Al表面致密氧化膜,说明了什么?”学生进而陷入新的问题,最终得出结论:Al2O3也可以与酸与碱反应,即Al2O3呈两性。通过知识点在信息中的体现,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去,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应用Al有关的化学性质。运用给出一定条件信息在教学中的融入,根据信息内容提出问题,可以很好的驱动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课堂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三、“有效条件信息”选取标准

  (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各类知识还比较局限。因此,教师创设条件信息要求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符合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自然和谐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实践、探索,体会化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化学的价值。否则,学生无法理解或无兴趣理解教师的条件信息,就不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路线中,导致课堂无节奏。因此,教师提供的条件信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盐类水解章节学习中,教师习惯用明矾净水、油条的制作原理、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等例子进行导入,显然三个例子都涉及盐类水解知识,但我认为在初次学习盐类的水解时知识深度较浅,明矾净水更符合学生认知。教师在演示或播放明矾净水实验后再配上一句:古代行军打仗明矾作为战略物资使用,且有“此处无明矾,不可得清水”的名句,更加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在学习完明矾净水的原理后,教师可以给出信息“油条的配方、泡沫灭火器构造”进而让学生尝试分析其原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