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歌对声乐艺术的影响分析论文
本文共计36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甘肃民歌对声乐艺术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要:民族歌曲是民族声乐艺术宝库中的精品,民歌艺术中记录了我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轨迹,表达了各个民族在审美、情感等非文字性的东西。甘肃民歌形成历史久远,在黄土高原广阔的土地上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她的歌词内容丰富,韵律独特,通过当地人民质朴的演唱方式和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方式,收到很多人们的喜爱。为了保护这些优秀的声乐艺术,应当对甘肃的民歌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甘肃;民歌;声乐艺术
中国的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其中甘肃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个少数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生产、生活的艺术提炼,创造和传承者许多优秀的民歌。通过了解甘肃地区的民歌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更好的发掘和发扬优秀的作品,丰富声乐艺术宝库。
一、甘肃民歌的演唱方法
甘肃地处西北的黄土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历史悠久,西北文化特色显著,其当地民歌的唱法深深植根于西北的地理环境和文化风俗中,广受风土人情的影响,具有独一无二的声乐艺术风格和魅力。甘肃民歌内容丰富多彩,演唱方式多样:
(一)“平音”唱法
甘肃当地人的平音唱法即我们的真声唱法,演唱者不用任何的演唱技巧,用自己的真实的嗓音自然演唱。这种原生态的唱法能给人一种苍劲有力、质朴纯正的感觉,表演者的声音往往有很强的穿透力,在西北的旷野能飘出很远,这种唱法主要多见于声域表现不宽的曲调,发声的特点是沉稳和平缓,因歌词的内容的差异,该唱法的声音情感和发声力度会出现不同的差异。
(二)“尖音”唱法
甘肃当地人的“尖音”唱法即我们的假声唱法,演唱者使用的声调都是假音,在演唱中主要应用声音技巧,通常是用在高音区域,声音具有美声的美感,听起来比较空灵。甘肃的男性民歌演唱者多运用假声唱法,同样,这种唱法也与本地的地域性和风土人情有关。甘肃民歌有很多都是男女对唱的对歌形式,在西北地区广袤的山河中,对歌的男女往往是男性演唱者使用真声唱法,女性演唱者使用假声唱法。原因是男性的音量较大,女声使用假声唱法是为了让对方听明白自己的歌词,以更好的表情达意。同时为了和女生的音高、音色相协调,男生也通常使用高八度的假声唱法,这样因男性的声音醇厚,和女生的声音达到和谐的效果。这种演唱方式与歌曲曲调的习惯性,对男性使用假声唱法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真假声合唱
对于甘肃民歌中音域广、音域跨度大的作品,为了将当地的淳朴的味道演唱出来。往往在民歌的低音区采用真声唱法,在高音区采用假声唱法,演唱者的低音要浑厚,婉转,高音要悠扬、清脆,高低音换声的部分要和谐统一,自然过去,流畅一致。这是甘肃民歌在发展的过程中两种演唱方式结合的形式,是民族声乐艺术不断进步的结果。
二、甘肃民歌的艺术形态
(一)甘肃民歌的内容
甘肃民歌的歌词语言以汉语为主,主要是当地的方言,每个区域有所不同,歌词的内容融合了很多的艺术流派,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不断地吸收多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现在流行的甘肃民歌。根据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日常生活。甘肃的民歌在歌词中很多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歌词中有很多描述当地的日常生活,表达人们对好日子,对新生活的向往。第二类是本子歌。这一类的民歌主要改编自民间故事,文学作品、历史传说和流传的神话故事等,往往是故事性比较强,内容比较连贯,有很强的叙事性,是成套的.民歌。还有一些事比较简短,可以独立成型的民歌。无论是否成套,其基本来源都是一样的。成套的民歌往往分章节演唱。甘肃民歌还将传统的戏曲改编成本地的民歌,这样的改编往往是经过高度的提炼,更加适应甘肃本地的听众的习惯,使人耳目一新。第三类是情歌。这一类在甘肃民歌中占有很多部分。和其他形式的歌曲一样,爱情是音乐中永恒的主题,这类民歌形成时间较早,流传很广,数量最多,质量最好,在整个民歌中是最优秀的部分,也最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护理工作中如何做好人文关怀论文
人文护理教育价值分析论文
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论文
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应用论文
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策略论文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分析论文
浅谈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分析论文
会计学校企联合教课形式的价值论文
谈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措施论文
财务会计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
造价工程师作用及地位
造价工程师的作用及地位
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电影音乐的发展特点及作用地位论文
发展低碳经济中林业的作用及地位论文
简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论文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地位及作用
读书的作用优美句子(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