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论文发表
本文共计570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科学教育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时滞是评价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著名学者普赖斯认为,科学论文被引用峰值一般在其发表后两年.美国科学信息所(ISI)在计算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时,将引文年度规定为回溯两年[1].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科学教育论文发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科学教育论文发表篇一:
谈科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建设
[摘要]长春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于2006年被评为吉林省省级精品课程。面向科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大学物理,按照培养方案规定是专业教育中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因此在课程建设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突出专业特色,精选教学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探索有效教学方法;传统与现代并举,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整合优质资源,创设实践平台;打破模块结构,重新编写教材;教学科研相促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关键词]大学物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
大学物理是为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包括理、工、农、医、经管,甚至少部分人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1],其受众面相当广泛,涉及的教学层次复杂,教学人员众多。而面向科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大学物理,按照培养方案规定是专业教育中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因此在课程建设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长春师范大学的科学教育专业,其前身是理科综合培养试点,在历时十五年的发展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平台、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几个方面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构建,此课程于2006年被评为吉林省省级精品课程。
一、突出专业特色,精选教学内容
为了与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大学物理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舍弃了过多繁杂的公式推导,而更加注重物理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科学精神的点滴渗透。联系生活实际,以工程实例讲解物理。[2]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大量的理想模型,很多公式习题涉及的范围只针对理想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理想模型的局限则是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的。例如,在热机循环的讲解上,以往较注重卡诺循环效率的推导技巧,但卡诺循环是理想循环,在工程实际中无法实现,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从中了解朗肯循环是实际中应用较为成熟的热机循环。注重大学物理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学生物作为科学教育专业的三门学科基础课,形式上虽然各自独立,但内容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熵增加原理描述了热力学过程进行的方向性,而任何生物体的衰老消亡也同样遵循这个规律;物理中的气体定律则在气体化学反应中有更广泛的应用。
二、发挥主观能动,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突出课后自主学习。对于这门课程90%的概念,学生都已有接触,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基础。另外,网络的普及,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实现共享,学生自主学习的便利性大大提高。特别是课后的延展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能够自主提出问题,形成讨论小组,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争取一定的课堂留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数学知识相对较少、科普性质较强的章节,鼓励学生事先预习并自主讲授;增设讨论课,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质疑,加强师生讨论互动,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及时的辅导答疑。除组织集体答疑外,教师还可设立讨论小组,要求负责人及时反馈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设立专业答疑电子邮箱,并配合网络平台定期在线答疑,随时解决课堂疑问。
三、传统与现代并举,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3]教学中涉及的双方始终是学生与教师,多媒体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无法完全取代人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认清现代多媒体辅助地位的同时,教师需要发扬传统教学的优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加强双向交流,辅以多媒体对动态物理过程的模拟,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演示实验与开放实验相结合。课堂演示实验既能直观揭示物理现象,又能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对于不便携带到课堂的演示仪器,教师可以在演示实验室开放时再展示。开放实验室环节与自然科学实验平台运行相结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选取时间段到实验室预习,熟悉实验仪器,如对实验仍有疑问,可以再次预约反复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