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权法的“绿色”思考(第2页)
本文共计29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环境资源的双重形态导致了其对于人类的双重价值,民法上的物权与环境法上的环境权分别对环境资源的不同价值予以承认并提供了保护,民法保护的是其经济属性,环境法保护的是其生态属性。过去由于没有认识到环境资源的生态属性以及保护的重要意义,物权法没有涉及保护环境资源的生态属性的问题,而是由后来建立的环境法弥补了这一不足。但是,环境资源的双重属性在理论上的分类可能成立,而在现实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却是密不可分的,传统民法注重环境资源的经济形态忽视其生态形态是造成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现在虽有专门的环境立法解决对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的保护问题,但它的目的实现,却必须有赖于两个前提:一是法律对环境资源双重形态的承认,二是对两种相互冲突的利益的协调机制。因此,仅有环境法的实施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环境法与民法的协调与沟通;也还必须有物权法对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承认。目前,物权法社会化表明它已承认了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在立法上表现为限制所有权行使的消极承认。我以为,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对环境资源的生态属性承认的积极方式。
2.环境容量的物权性
如前所述,环境资源的生态属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整体性和自我调节性。在这两个特性中,整体性已为人们所认识,所以通常人们将环境资源称为公共资源或将环境保护作为公共利益,这一认识是正确的。也是基于此种认识,我们认为环境资源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有财产,我们有为世世代代保护好地球环境的义务。但是,我们同样也认识到,保护环境并非是消极的保存环境,而是建立在对环境基本生态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那么,我们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那些内容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如人们通常所说的开发森林草原、开采矿藏;二是对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的开发利用,如人们所知道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以及采取防污措施等等。前者已由现代物权法加以规范,并且在这方面注意到了通过采取科以特别义务的方法保护环境资源的生态属性问题.而后者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
探析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拓展的非审计业务论文
万福生科在建工程项目舞弊手段与审计对策论文
审计学专业就业前景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成因的论文
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五步教学法在体育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初探
论互动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Mba论文怎样选题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论文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论文:彰显个性自由表达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的作用论文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论文
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谈谈儒家的政治理想论文
叙述归宿于政治的议论文
人为关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概论论文
施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工程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