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学毕业论文 > 正文

高校宣传工作中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考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23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写作

  高校的新闻报道在写法上更倾向于宣传话语,空话、套话多,大量使用形容词和渲染性语言,可读性较差。口号式的套话和程式化的写作套路,大大降低了报道的吸引力,直接影响了报道的宣传效果。改变写作方法,把语言落到实处,将生硬的官方言辞转化为口语化、接地气的大众语言,将空洞的说教转化为细腻的真情实感。受众更乐意接受生动、真实的语言风格,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

  此外,在新闻报道的采写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倒金字塔”结构的功效,用富有创造性的标题第一时间吸引受众;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用事实说话;以朴素的语言、精练的文字结构全篇;配以形象生动的图片,丰富呈现方式,增强视觉冲击力,提高新闻的表现力;选择恰当的结尾方式首尾呼应,照应全篇。

  三、 关注新媒体,渠道创新

  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传播为核心的新媒体大量涌现后,高校的宣传阵地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原先以报纸、广播、通讯社等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新闻传播渠道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新态势和新格局。校园新闻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不争的事实。

  作为高校新闻报道的主要受众,高校师生因知识层次、学历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更加习惯于运用网上查询资料、手机上网聊天等网络手段获取信息。可见,新媒体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重要的沟通交流渠道。新媒体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途径,同时也成为汇集信息交流、观点阐述、民意集散的多功能舆论平台。国内外许多热点问题、焦点事件,首先发布的往往是新媒体。高校师生受教育程度高,对新媒体技术掌握更加充分,不仅对新媒体的关注度更大,而且随之出现官方或非官方的自媒体宣传平台,这些现象对高校宣传工作的影响力正在迅猛增加。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者应洞察并掌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及时分析新媒体出现以及高速发展对高校宣传工作产生的影响。充分利用新媒体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优势创新高校宣传工作中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对新媒体的监控与管理,避免新媒体的负面效应给高校宣传工作带来不良影响。高校宣传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并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积极搭建高校宣传工作的新平台,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展开新闻报道,实现新媒体利用和宣传工作双赢效应。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高校宣传工作者要借助大学师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技术。新闻报道可以严肃,但不能死板,千人千事一个面孔。要抓住不同媒体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生动形象的方式,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全方位覆盖,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使宣传工作的教育作用发挥在无形之中。

  总之,高校宣传工作中的新闻报道要打破固有套路,高校宣传工作者要像行内的专职记者一样,变被动接受上级布置任务为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基层跑新闻、挖新闻,发现更多的故事。同时,高校的新闻报道应站在受众的角度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可根据受众的不同身份、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来选择适当的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的传播,以达到最佳效果。高校的宣传工作,应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持续不断地为学校各项事业的稳步前进提供理论原动力,驱动学校先进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着力创作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