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艺术的论文(第2页)
22 次下载 3 页 451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人体仿生不仅影响建筑空间,还衍生出经典的建筑构件。西方五大古典柱式和中国传统的木作斗拱,皆源于对人体的艺术化抽象。以人体充当建筑结构的现象,可追溯到史前建筑奠基的人殉陋习。人像柱即是这一陋俗的遗痕,用以替代真实的杀殉,并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结构形式,兼具巫术装饰和力学承重的双重意义。
在《建筑十书》中维特鲁威结合历史又补充了负重惩罚一说,其中以异族女像柱最为代表,但已脱离了人祭的僵直模式,以微曲的体态完美地诠释了女性的婀娜与端淑。在希腊主流文化的颂扬下,人体造像成为不可或缺的建筑装饰手法,人像柱也成为西方古典建筑的构件之一。
至文艺复兴时期,具象的柱体经高度抽象定型为五种样式:多立克柱线条刚劲,对应男子的身形,爱奥尼柱是女子身形的模拟,科林斯柱神似少女的曼妙身姿,另有朴实的塔司干柱和混合式柱。
人像柱与建筑风格的协调,共同构筑了完美的结构图式。中国建筑史,也经历了由“人牲”到“俑”再到“人像柱”的仿生衍化。殷墟入口的武士遗骸被视为门神的早期形式,而最早的人像柱实物却罕有保留,只在汉画像中略有记载,如武氏祠的大力士石刻柱,是以手和头承托屋顶的写实人物,其体态侧曲,富有张力;四川柿子湾汉墓的人像柱,是典型的汉代服饰特征,其手法写意,身体正立,两臂呈对称托举,已初具立柱的态势;至汉魏时期,形象渐趋抽象,两臂演变成曲拱,手与头成为斗拱的升和小斗,胸部成为栌斗,手腕关节成了斗下的皿板,此时,斗拱的基本型制初见端倪,已脱离人形束缚,转变为具有人体造型和机能特质的建筑构件;而层层相叠的斗拱,其铰打叠斗的构造实质上是对人体脊柱的仿生,有“层栌”之称,虽然单元个体精小,但作为最关键的力学支撑组件,它以精妙的构成发挥极大的承托作用,并突破自身结构价值,兼备缓震消能的重要意义,富有老子“以柔弱胜刚强”的哲思观念。
东西方人像柱经由相似的演变过程,抽象为各具特色的建筑符号,二者对人形、人性的艺术化传达,及其与建筑的协调、功能的维护等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可谓殊途同归。
三、建筑模数化基于对人体科学比例的度量仿拟
人体仿生的建筑研究,除了对表象和机能的借鉴之外,还包括对最具和谐因子的人体美的“数”的探知和运用。古希腊人认为人体是世间最完美的比例,符合“黄金分割”律,并集平衡、对称、优雅和力学于一体,堪称万物的尺度。而且各部位之间存在鲜明的模数关系,手足就是重要的模量标准,并由此推衍出基本的计量单位,如以手足为依据的十数、十进制,以及以足命名的英寸“Foot”。因此,维特鲁威郑重提出了将人体规律投影于建筑的观点,认为建筑的细部和整体均应服从于特定的模量,实现结构和视觉的静力平衡。
他绘制了一个理想的人形图式,以精准的数据诠释人体各部位间的神奇定律,并建立了具有几何学特征的古典建筑型制,以立柱直径为模数单位的雅典帕提农神庙,就是这一体系的历史范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大师们,更是深入探求建筑量度与人体的对应,丢勒研究并确立了26种人体比例关系,达·芬奇绘制了方圆契合的“维特鲁威人”,成为西方建筑设计的重要准则和方法。而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则结合个人建筑实践和科学的图式分析,系统梳理了建筑与人体的数理关系,创建了“勒氏模数尺”,体现了基于古典主义人体类比思路的建筑理论成果。
他的《模块化,人体比例的和谐度量可以通用于建筑和机械》,对现代建筑的标准化、工业化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事实上,模数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从原始人以手的虚空形态选择卵石开始,手就是最基本的模数单位了。《风俗通义》中“步始于足,足率长十寸,十寸则尺,一跃三尺……再跃则步”的论述又肯定了足的模数地位。
《考工记》则将这一概念延伸为人与物的关系,即以“八尺”身高的.人作为模数推定一切实用器物、建筑空间及构造的测量单位。总之人被视为衡量一切的尺度,这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不谋而合。

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创业教育论文
谈谈企业管理中薪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人力会计计量核算管理会计毕业论文
连锁企业采购管理探讨论文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论文
如何通过价值网络管理创造商业企业竞争优势论文
新时期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价值链视角下企业会计管理探讨论文
销售薪酬绩效方案
试论高校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浅析财务战略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试论为了绩效再造薪酬体系
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通用10篇)
对专属薪酬特区的重要性研究
论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薪酬管理的重要性
论企业管理中的绩效管理模式
薪酬治理的重要性
北方批发市场蔬菜营销模式与价格悬殊论文
体育环境下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