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 正文

关于建筑艺术的论文

21 次下载 3 页 451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关于建筑艺术的论文

  建筑艺术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它绚烂多彩,又是那么的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给了人们许多美的享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关于建筑艺术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建筑艺术的论文

  关于建筑艺术的论文

  摘要:

  建筑的人体仿生与人类文明同步。建筑从肇始之初就替代人体与自然相抗衡,是宇宙意识与人体意象的载体。而人体形态与功能的仿生,衍化出经典的建筑结构;人体尺度以几何学方式投影于建筑,催生了模数制,并推动建筑设计的标准化。随着现代学科的完善,建筑的人体仿生已升华为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宏观关注,最终确立了以还原和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为目标、具有可持续意义的未来建筑走向,揭示出人体仿生的本质意义。

  关键词:

  建筑艺术;人体仿生;模数;人本主义;生态文化

  一、原始建筑是宇宙意识和人体意象的载体

  关于宇宙、建筑、人体的思考渊源已久。古老的开天说中盘古化身万物,寓意着自然为人体所化育;《黄帝宅经》中也有比附之辞,“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 ,恰与之相呼应。可见中国哲学遵从的是天与人一体的观念,即天人“相类”、“合一”,建筑则是诠释此二者关系的实际承载体。先民择居和营造的朴素动机,在于与自然抗衡,对宇宙而言建筑代表了人体,对人体而言建筑代表宇宙,因此,宇宙即大建筑,建筑即小宇宙。对此,宗白华先生指出“中国人的宇宙概念与庐舍有关”。

  高诱也依据《说文》和《淮南子》将“宇宙”注解为“宇,屋檐也,宙,栋梁也”。宇宙之意,又有“上下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昼”的解读,前句表述了建筑的物态空间,后句指人类朝夕出入于建筑的行为所引申的时间观念,此处宇宙是指以人工建筑和人体活动为参照的“时空”概念。宇也谓为“六合”,暗含包容封闭之意,而建筑的形态无论是早期的穹窿状雏形抑或后世的方盒子,都具有包围、佑护的特质,人居其中足以实现与外界对抗的最大消解,由此带来的强烈安全感,又似母体的胎育状态。聚落选址也遵循着圆形围护式的地形感受,背山面水、左辅右弼就是最佳的风水基准。

  因此,建筑实质上是以人类自我为主体的对世界的感知,及对人体意象的仿拟,如苏珊·朗格所说“建筑创造了一个世界的表象,而这个世界则是自我的副本” ,这一点被显著地存留于语言文字中,成为典型的文化学现象,尤其可见于汉语中建筑构件的人体命名,如建筑的骨架、骨干、脊椽、额枋、叉手、托脚、勾心斗角、门楣、门脸、门簪、耳房等;甚至建筑方位也是人体的自我参照,由此产生了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空间观念。

  反之,人体称谓也多以建筑命名,如脊梁、天庭、耳廓、印堂、内壁、子宫等;包括中医穴位的借用,如中府、太仓、命门、风池、步廊、神门、意舍等;这些无不是人类头脑中潜在的、最原始的身体经验图式与建筑的投射。建筑格局中的人体意象更为显著。佛塔多以曼荼罗图式为平面,实际上隐含着一个盘卧的人体形态。

  颐和园,被喻为人体内景园,如智慧海对应人脑,排云殿是喉部,云锦殿、玉华殿为两耳,宿云檐喻面部,知春亭为心脏,龙王庙喻肾脏,赏玩之中可达到六腑安和、五脏生华的境界。至于民宅的人体对位更为普遍。四合院往往以“法人”为思想,在布局上“中厅为身,两房为臂,两廊为拱手,天井为口,看墙为交手”。

  无独有偶,西方建筑格局的人体对位同此,基督教堂的十字平面被比拟为展开的人体,唱诗班位居胸部,左右侧厅作两臂,中殿是下半身,后堂神坛象征大脑,以建筑的语言完好地诠释了基督教关于上帝是宇宙的大脑、万物是宇宙的躯体的哲学宇宙观。正如阿德里安·斯托克斯所说:“建筑与人的形体被当作至上的比喻,在一个规则中被联系在一起”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