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 正文

茶园环境艺术设计思路探究论文(第2页)

16 次下载 3 页 478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我国茶园环境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最近几年,以茶园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市场也出现了不少成熟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如福建安溪茶园、武夷山“御茶园”、湖北道教武当生态旅游观光茶园、四川雅安和龙茶园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到目前为止,不成功案例也大有存在。通过实地走访和翻阅资料,我们不能看出,在诸多草率上马生态旅游项目的茶园中,在环境设计上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直接会对游客的旅游兴趣产生消极的作用。

  2.1缺乏创新

  很多茶园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缺少基础性的背景调查,地域文化内涵缺少最起码的挖掘,使得整体茶园环境表现文化底蕴不足,本应雅致的环境却因人工干预太过强烈而显得俗气。在构思上缺乏新意,照搬移植的现象突出,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

  2.2地域特征不明显

  我国产茶区地域辽阔,最南方可到福建沿海地区,最北边可到河南、山东、陕西等省份。然而因为有好多茶园在设计上生搬硬套,致使南北的茶园景观雷同,功能区设置相似,地域茶文化不明显,严重造成了地域文化的缺失,使得茶园缺少灵魂。

  2.3建筑搭配不合理

  茶园的`主体是茶山、茶树,而许多茶园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过多考虑了游客的休憩功能,在茶园中大兴土木,造成了建筑体量太大的情况。不仅如此,很多建筑在建筑风格上、用料上也欠缺考究,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从而对游客的游览体验上产生了负面影响。

  2.4交通设计上存在短板

  要想富,先修路,没错,没有好的交通条件,很难满足游客顺利到达景区的需求。但这路是通往景区的道路,而不是景区内的道路。有很多茶园在对茶园内部道路规划时将各个功能区的连接道路肆意加宽硬化,甚至通往茶林的道路也建设的十分宽阔平坦。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对茶园的自然环境破坏太大,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使得茶园失去曲径通幽处的意境。

  2.5不注重茶园入口的设计

  不注重景区入口处的设计,是我国许多景区在设计上存在的通病之一。景区的入口,不仅仅是代表景区形象、宣传景区主题的门面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综合的服务区,游客前来旅游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要在景区入口处得以解决,如购票、餐饮、停车、住宿、商贸等问题。现实中,好多茶园在设计时,缺乏对景区入口处综合功能的考虑,导致停车难、购物难、如厕难、商贩烦扰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这不仅影响到游客对园区的第一印象,也会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阴影,从而致使景区美誉度的培育。

  3旅游视角下茶园环境设计原则和思路

  当茶文化和旅游结合到一起时,首先要兼顾的是茶文化和环境的双重特性。茶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等特征。而环境设计的前提条件是,在生态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满足旅游使用功能,其次才是环境形象、景观提升、增添设施等后期工作。总体来说,站在旅游开发的角度下,对茶园的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自然生态不被破坏

  茶园的环境有别与城市广场、街心公园等园林环境。与人工景区对比最为鲜明的是,茶园中人工雕琢的痕迹相对较少,大部分茶园远离城市,隐藏与幽山之内,与山风同和,与绿水共鸣。茶园的自然生态环境,既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也是茶园茶叶种植生产的基本条件。能够引起游客深层愉悦的内容,具体体现在茶园的形态美、色彩美、听觉、动态美等方方面面。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一定要遵循茶园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维护原有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下进行。关于茶园的后期环境提升,要在茶园的规模、茶园的性质、游客的最大承载力、茶文化活动的组织和设置上最好前期规划。在满足生态旅游开发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工建筑物的比例,最大限度保持茶园本色的自然生态环境。

  3.2生产与旅游兼顾

  茶园的发展,首先给茶农带来的是经济效益,其最可观和直接的也是农业经济效益。在对茶园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时刻不能忘记茶园的根本是生产茶叶,茶叶是核心产业,旅游是附加产业,不能本末倒置。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对茶园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考虑的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等完整的产业链条要和旅游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在进行生态旅游设计时,各功能区要科学规划,既能满足生产加工的需求,也要充分照顾到旅游市场的需求,避免因为一方的发展需求而损坏另一方发展的局面。通过合理的论证和设计,最终找到最科学、最适合茶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案来,不仅达到经济上的最大效益来,还能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有所收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