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导入论文(第2页)
14 次下载 3 页 367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上课伊始,就给学生一种神秘的感觉。由教师提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问题,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境,埋设“陷阱”,设置悬念,最大限度地利用诱惑的冲击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在讲授“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内容中水分吸收的动力时,我是这样讲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绿色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比如,在夏秋季节的早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植物叶片的边缘有小水珠要滴落,这些小水珠就是从根部流上来的。植物根部的水分为什么能够能从低处流到高处呢?”提出了耐人询问的问题,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七 名人轶事或科学家生平导入法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讲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之前,我先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并着重介绍他的实验历程,吸引学生对孟德尔所进行的实验产生兴趣,从而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进而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顺利导入新课。
八 “随机应变”式导入法
在讲动物细胞工程之前的课间,有几个男生打闹的不可开交,甚至上课铃响了还安静不下来,小动作不断。于是,在接下来讲到单克隆抗体的内容时,我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生物导弹’?”好多同学摇头或者说没有听说过,我接着就又说,是像有些同学那样在生物课上“捣蛋”的意思吗?大部分同学哄堂大笑,原先搞小动作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在同学们笑过之后,他们又开始好奇到底什么是“生物导弹”呢?于是我顺利导入单克隆抗体的相关内容。可见,遇到突发情况,随机应变,顺利导入新课,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 实验导入法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利用实验导入新课,也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或者提前给学生布置动手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根对水分的吸收”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准备了萝卜、清水、盐水等材料进行实验。在上课时我让学生讲述他们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并说明为什么在清水中的萝卜更加硬挺,而在盐水中的萝卜却软缩了。利用这个实验很容易的导入新课“根对水分的吸收”。
十 疑问导入法
疑问导入法,就是通过提出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学生已经了解的有趣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教师所提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针对学生都注射过预防疾病的疫苗这一情况,我通过设置疑问“为什么我们注射过某种疫苗后,就不会再感染相应的疾病?”来导入“特异性免疫”这一部分内容。
十一 典型事件导入法
在讲“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个内容之前,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白化病的事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在巴西,有一对夫妇都是黑皮肤的非洲裔巴西人,然而他们五个孩子中的三个却得了白化病。一个家庭同时出现三起罕见的病例,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困难,这三个孩子还经常受到同学的嘲弄。专家表示,大约 17000人中才有一个人可能患这种病。白化病患者的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黑色素,而黑色素可以使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发生变化,并且保护身体不受到太阳辐射的伤害。但对于白化病患者来说,没有黑色素,意味着他们的生命缺乏保障。讲完这个典型事件后,我说,为什么白化病患者身体内不能产生足够的黑色素呢?同学们激烈地讨论一番,最后我归纳出结果:其原因是他们身体里缺乏一种酶——酪氨酸酶,酪氨酸酶可以催化产生黑色素。从而导入“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这节课。
十二 练习导入法
在高三的总复习过程中,我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就是通过练习导入新课。在开始复习一部分内容之前,我先精选一两道历年来的高考题,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做完后讲解相关内容,并指明这些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从而导入相关内容的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