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管理 > 正文

高职《旅游礼仪》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

本文共计47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高职《旅游礼仪》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

  【摘要】高职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是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适合高职学生培养目标,本文通过对《旅游礼仪》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一系列实践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学以致用目的。

高职《旅游礼仪》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

  【关键词】旅游礼仪 课程改革 职业能力

  《旅游礼仪》课程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从学生入学到入职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作为提升职业素养的重头戏,将一直如影随形地陪伴学生,使我们的学生与旅游企业终生受益。鉴于此,不断优化教学效果,构建适合市场需求的课程结构,成为我们旅游高职教育的光荣使命。

  1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按照国家教育部14号、16号文件关于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精神,针对旅游业对人才岗位需求和岗位核心能力要求,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以职业描述为课程设计的起点,依靠产学合作,由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完成课程设计和教学训练的全过程,具体做法有:

  (1)与企业合作,获取信息资源,聘请企业资深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开发;

  (2)根据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依据企业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以及多年来旅游礼仪课程教学经验,重新梳理和序化教学内容,确立知识结构体系;

  (3)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以从个人到职业发展为路径,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情境;

  (4)充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形成“立体化课堂组合教学模式”;

  (5)行、企、校三方联动,形成多主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2 课程改革与实施

  2.1 课程性质

  《旅游礼仪》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掌握旅游接待基本礼仪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培养学生学会沟通、合作、表达等方面的社会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和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法能力。

  在课程学习中,通过个人礼仪的学习和训导,将规范的礼仪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行为、一种习惯,挖掘“礼仪”内涵,使学生知礼、懂礼、用礼;通过职业岗位礼仪的学习和训导,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塑造企业形象的意识以及敬业乐业的职业态度;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学习,培养学生自觉成为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保护者、传播者、弘扬者。

  2.2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选取

  《旅游礼仪》教学内容的选取强调针对性与实用性,通过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旅游企业的考察、调研和多年来教学经验及为旅游企业培训的`经验,反复座谈、论证,最后按照学生先个人、职业到社会人的发展路径,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1)通过对教学内容“点”的选取,形成知识模块

  依据上述教学内容选取原则,该课程首先对教学内容中的“点”进行确立,形成教学内容中的五个模块。该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过程中基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结合旅游高职教育教学目标,根据多年旅游接待礼仪课程教学经验以及为旅游企业培训的经验,通过与专家座谈、反复论证,依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对员工礼仪基本要求,我们确立了六个模块知识内容的选择,即,

  礼仪导入——礼仪基本知识;

  个人礼仪——仪态(站、坐、行、手势等)、仪容(发型、化妆、微笑、服饰);

  社交礼仪——见面、日常交往、语言交流、面试、拜访;

  涉外礼仪——礼宾次序、座次排列、宗教、民俗;

  岗位礼仪——旅行社(接待员、导游员)、饭店(前厅、客房、会务接待、餐厅);

  求职礼仪——资讯阶段、准备阶段、模拟阶段。

  2)通过对静态的知识模块内容进行处理,选择运用“线”穿成动态的情境教学内容

  《旅游礼仪》课程根据教学内容中的知识模块,依据学生的认知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载体,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情境,将知识模块穿成线,形成学习情境,并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在各个情境的训练中。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该课程对学习情境进行设计,设计了先个人后职业、先简单后复杂的五个情境内容,即打开礼仪这扇门、怎样让人喜欢你、学会和身边的人交流、尽显岗位服务风采、迈好职场第一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