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通用10篇)(第2页)
71 次下载 15 页 24384 字【 字体:大 中 小 】
1.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舞蹈教学中,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合作学习”的实施,有赖于合理分组、相互协作,这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依照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集合不同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学习态度等合理分组,取长补短,帮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强调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都是异质的,强调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互补作用,同时又保证各个小组之间的同质性,促使组与组之间公平竞争,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以四名学生为例,小组成员一般是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诸如在学习“舞台方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当下的信息设备,广泛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一人),由小组进行合理的站位安排(一人),同时融入相应的舞蹈动作加以验证(二人),统一之后四人进行全面学习,以便验证舞台站位的质量和效果。
2.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开展,有赖于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营造轻松合作的学习氛围,构建民主平等、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积极引导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尤其要重视对舞蹈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要强化小组合作学习在其中作用,将合作学习小组打造成“敢于面对困难、敢于解决困难”的学习团队,强化自我批评和他人监督,彻底归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升学习质量和效果。在营造教学氛围的同时,还应结合教学任务,优化小组学习内容。教师在演示舞蹈动作之后,由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训练。为了避免差错,教师可以将相应的学习资料(舞蹈视频、舞蹈理论视频等)下发给学习小组,实现资源共享,并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强化学生学习舞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通过个人荣誉与小组荣誉的捆绑,提升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同时,以小组竞技的方式进行舞蹈学习,有助于提升学习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小组间相互指出对方不足并督促其加以完善,保证每个成员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升。
3.合理构建评价体系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验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该种评价体系要保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统一,要保证理论性评价与实践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改变以往结果性评价的局限性,重视每周、每月、每季度的阶段性评价和检测,督促合作学习小组认识自身错误和不足并加以纠正。改变以往以舞蹈实践作为唯一评价的标准,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提升,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舞蹈教学的形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从管理者转向引导者,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这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民主平等。合作学习就是紧扣“民主平等”,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开展相应的教学。舞蹈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解决了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教学评价的不合理性等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以小组形式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周慧君.合作学习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8(5):56-57+63.
[2]周丹.合作学习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8):296.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2
摘要: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力求能够为幼儿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是幼儿教师,负责对幼儿进行启蒙教学,能够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难以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在无形之中也提升了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中职学校需要认识到目前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标准与要求,完善育人体系,培养出高质量的幼儿教师。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在培养学前教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建设高质量幼儿教师队伍的有效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