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2016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心

4 次下载 2 页 239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016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心

  近几年国家发生的多起特大煤矿矿难事故中看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是事故发生的主要根源。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都是由人来操作的,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态度是引发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人的安全态度是造成事故的成因

  所谓态度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心理倾向,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种评价。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当个人通过感受某种具有公信力的理念、震撼心灵的事实、入情入理的宣传时往往可以起到影响人的情感和意向的作用而对新的事物产生认同,虽然是缓慢的,迁移默化的,但它却能促成人的态度的根本性转变。

  所谓人的安全态度就是促使人执行规章制度,成为既知道又能自觉地按它去做的意识和行为。结合实际,不安全态度有以下几种:

  1.凭着自己已有的技能,图操作省事;

  2.不遵守规章制度时,违反后也没有受到惩罚;

  3.因与领导闹了矛盾,个人的需要或生产上的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

  4.由于当时情绪过分高兴或过分低沉,理智难于控制自己,使注意力难于集中;

  5.因外界条件影响,分散注意力;

  6. 由于事急,自己不能冷静对待;

  7.过分相信个人以往的经验;

  8.虽然知道规章制度,但在紧急情况时又遗忘了。

  二、教育转变人的安全态度

  人的意识是可以转变的,只不过有一个过程。急速转变的态度一般不会持久,有的人为了获得高额奖金而注意安全生产,这是低水平的,它属于服从阶段。既然别人已经有了安全态度,就不要过多指责,而应该因势利导。改变人的态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强制改变,另一种是通过教育改变。强制改变是通过各种强化措施,由一般赞成变为赞成。而教育改变是对态度的根本改变,是一种态度取代另一种态度。

  安全态度教育的方法:一个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都受宣传、教育的影响,安全教育中尤以安全态度教育最为重要。

  进行安全态度教育,一般采取“听、理解、示范、评价(奖励和惩罚)”四步骤。第一步通过听,来决定人的内在行为处于何种状态,然后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手段。第二是理解人们说话的动机和目的。第三是示范。如果只讲不去实施,那么前两步做得再好也徒劳,这一步很关键。按照正确操作程序去反复训练,达到操作自如程度。第四步对态度进行评价。好的受奖,给予荣誉;对不好的给予批评甚至惩罚。

  在教育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听取意见,寻找根源。发现有违章行为后,不要用指责的方法或强制性的方法来纠正,而是需要冷静、心平气和、耐心听取对方陈述,抓住有利时机,使其了解违章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相同行为所造成的事故教训等,一般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2.管理人员需适当采用强化手段,强调安全并非他人之事。一方面表扬和鼓励那些遵章守纪的人们,另一方面强制性的措施必不可少,它可以制止一些严重的违章者或处罚事故肇事者。

  安全态度教育应多利用表扬、奖励等正面方式。对那些模范遵守规章制度、安全态度端正、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大力表彰,予以必要的奖励。通过这些榜样的作用来推动整个安全管理工作。而对违章行为不能迁就姑息,一经发现就应当立即制止,否则,不但容易形成人的习惯,而且很难纠正。

  从实质上讲,事故就是违背自己的意志而发生的事件。人为什么要违背自己的意志,因素甚多,所以,我们利用强化手段一定要慎重。处罚的目的不是为处理某人,而是处理违章、事故。通过处罚使更多的人受到安全教育。在处罚过程中还要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区别对待。而不适当的指责会激怒人们,使其思维能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不利于安全生产。

  3.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宣传是控制和改变人们态度的重要手段。在宣传时要注意与单位、本职工作、身边人、身边事相结合,干什么讲什么,才能使宣传更有说服力。实际上人们每天在接受不同的宣传,也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应采取强迫命令来改变人们的态度,避免重大的事故发生。

  三、在转变人员安全意识的同时,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