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护理学 > 正文

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

4 次下载 2 页 227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焦虑评分。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明显高于实验组(8.33%),且两组手术患者之间对比的满意度评分及术前焦虑评分亦存在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手术室护理;效果

  手术室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及重点,手术室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若稍有不慎将导致手术效果出现偏差,严重的还将引发医疗纠纷,影响手术治疗效果[1]。因此,为了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给予较为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针对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手术患者中,外科手术患者16例,妇科手术患者13例,内科手术患者15例,耳鼻咽喉手术患者6例,其他手术患者10例;实验组60例手术患者中,外科手术患者15例,妇科手术患者12例,内科手术患者13例,耳鼻咽喉手术患者8例,其他手术患者12例。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学无意义,P值>0.05,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一般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前准备工作、手术中配合、手术后药物护理及身体护理等;实验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手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监测生命体征指标、术中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预防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焦虑评分。满意度评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2]。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术前焦虑评分及满意度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代表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焦虑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就诊医院的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种通过实施标准、科学的护理制度及程序,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责任心,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为目的的护理方式[3]。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为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对患者宣讲疾病相关内容,如: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方式、治疗意义及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师进行手术。

  3.2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疾病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治疗费用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情绪,如:焦躁、烦闷及紧张等,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倾听患者内心深处的想法,客观帮助患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及依赖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

  3.3监测生命体征指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等操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关注患者面部表情及各项指标变化,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