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护理学 > 正文

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探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7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4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Delphi研究基础上,各指标的权重系统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以指标重要性评分的均数差值确定Saaty标度,构建判断矩阵,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指标权重计算和指标逻辑性检验,最终确定指标的权重[7]。

  3构建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实施

  护理安全的意义是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心理与生理的治疗与护理时既能得到适当和及时的治疗(护理)效果,且在护理过程中不发生医源性疾病,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获得健康。

  3.1ICU护理风险安全管理以保证护理结构为基础

  护理结构是护理安全理论体系的首要条件,ICU的监护水平如何,设备是否先进,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监护水平和设备均属于护理结构,因此应明确ICU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修订ICU护理工作制度,制定明确的护理流程,设计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制定护理安全监控目标、监控方法及评价标准。及时更新ICU护理技术及医疗设备,规范操作技术和操作流程,加大护理人才的投入,调高工作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药品器材供应、转运护送系统、设施设备维护、信息处理平台等后勤支持畅通运行,健全制度管理,提高监控力度,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8]。

  3.2ICU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关键是保障护理过程

  护理活动的过程是指护理活动实施的过程,护理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是主导者,在风险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风险管理者应针对患者的病情、护理工作的难易程度以及所使用医疗设备操作的难易程度等特点对护理人员开展针对性的专科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要涵盖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病情观测与监护、护理文书书写等综合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9]。另外组织ICU护理人员学习以往的护理风险案例,从风险案例分析中结合相关法律知识,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安全服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处理能力,保障护理过程的安全性。

  3.3ICU护理风险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护理结果

  ICU护理风险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救治效果,患者、医生、护士是贯穿整个医疗护理活动三要素。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保持对患者尊重的态度,建立和谐的医护、护患关系。护士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随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方便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医嘱,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中患者的认知水平、心理状态、求医动机和行为会将直接影响与医务人员的配合度,因此在医务人员进行一切诊疗护理工作时,要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详尽告知患者相关诊疗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保证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维护好患者的合法权益,以避免引起相关的医疗纠纷和投诉等风险事件,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个体差异所带来的护理风险[10]。

  作者:刘明涛 王秀 单位:1.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2.宁夏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蔡碧兰,黄湘晖,杨美丽.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1,26(5):62-65.

  [2]罗跃全,王庆梅,郭继卫,等.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442-444.

  [3]崔慧.探讨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实用医药,2015,9(28):286-287.

  [4]韩爱敏,王志扬.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3):380-381.

  [5]查丽玲,王建宁,江榕.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3,28(17):10-12.

  [6]罗跃全,郭继卫,王庆梅,等.ICU护理风险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2):117-119.

  [7]尤薇,孙运波,徐婷婷,等.ICU护理质量总体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7):620-622.

  [8]温韬雪,李彦,武雪莹,等.黑龙江省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6,23(19):1-7.

  [9]田海燕,王斌全.应用Delphi法构建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3,12(16):137-139.

  [10]柳芳登,陈巧玲,陈美榕,等.护理人力支持援助体系在ICU创建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105-1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