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浅谈多元化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应用(第2页)

9 次下载 3 页 335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3.2 实验教学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必不可少。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网络实验室、校园网、网络仿真平台和校企共建网络培训中心为依托,将网络实验划分成“与硬件相关”、“网络规划与设计”、“协议分析”和“软件编程”四大类,以单元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方式进行了网络实验教学的改革。

  (1)单元实验

  单元实验在内容上包括网络基础实验和网络应用实验两部分,在手段上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实”是指利用现有设备进行的实验。而“虚”则指利用虚拟工具(如NS2、Netsim)将网络仿真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利用这些工具构造出虚拟环境进行网络实验,充分扩展网络实验室的内涵与外延,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实验设备紧张和课时数不够的问题。通过对网络协议、拓扑结构、网络性能进行模拟分析,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网络协议的行为,了解各种因素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枯燥的原理具体化。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题目应多样化,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鼓励教师从自己的科研课题中提炼相关题目,难度应适当,引导学生将课程设计与实际的科研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课程设计活动作为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应用的`一次演练,对于拓宽视野、提高能力、培养科研素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实习实训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力推进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网络培训中心,为学生开辟实习基地。加大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力度,充分利用企业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学生实训创造机会。

  2.3.3 自主/协作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与课后的松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使学生能够主动将自己的业余时间投入在对网络知识的探索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是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不仅符合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内容丰富、前瞻性强等特点,也是造就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富于团队精神的创新型人才需要。

  (1)研究式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成果揭示知识是合作掌握的,这种合作建立在学习者之间通过协作完成对某一研究专题的探索上。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根据教学进度和要求为每个小组安排与教学相关的研究性课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提交研究报告。学生们分工合作,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查阅、整理资料,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整个过程由全组学生共同参与、协作完成。

  (2)网络教学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校园网的发展,网络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有效的辅助形式。教师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网站为依托,为学生提供讲义、多媒体教案、参考书等学习资源,同时学生可以上传作业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测。网站还专门开设了论坛板块,鼓励、引导学生利用Internet开展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相关讨论,教师定期在线答疑,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另一种提高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授课教师利用多种互动渠道,如博客、QQ、MSN、Email等与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在线交流。学生间探讨问题、发表观点、交流心得、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把握讨论的方向,并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裨益,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了协作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创造性学习的乐趣,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加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因此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今后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等多方面的教学特点,不断学习新方法、采用新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