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浅谈“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与研究(第2页)

本文共计321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训目标
  计算机网络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型的人才比较缺的,但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造成企业招不到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局面。主要是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企业的不相符,或是考试成绩高分,但实际到企业发现自己基础知识差,动手能力达不到企业的标准,这与我们培养方式以及考试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学生的培养方式,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计算机网络专业按照行业化的标准。实施项目化的教学,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探索改革之路将专业计划与社会要求、教师授课与行业标准、学生学习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以培养适应需求的合格人才为目的,进行学生的培养。
  计算机网络注重培养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转变考试观念,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新思路
  考核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检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阶段或整体的预期教育目标,是否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并评价教学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考试方法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考什么、怎样考,直接影响着教师教什么、怎样去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去学。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试,必须与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统一,紧紧围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试办法,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考核的特点,创新考试形式,鼓励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敢于“标新立异”,大胆进行考试内容、方法的改革与探索,采用多样化,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考试方式。通过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强化应用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人在这提出的考试改革方法是,理论笔试+上机实践操作+综合实训操作+实训综合答辩的考核方法。理论笔试可以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上机操作是对平时操作的熟练掌握情况;综合实训操作是对学生一个学期来的学习进行一个综合测试,模拟企业客户的实际需求,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对企业方案的设计,提出学生自己的观点;实训综合答辩是为了防止学生抄袭,让同学们学会包装,提高学生的自我介绍能力,学会推销自己的产品。通过这种考试方法的改革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目前在很多企业的招聘中,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实践能力和理论并齐,能力分析和与客户沟通都比较重要。那么个人认为在整个考核过程中理论知识占考试的30%,上机操作占20%,综合实训操作占30%,实训综合答辩占20%。
  因此,我认为高职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育要真正实现与社会和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在考试考核方法上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以知识为主的考核向以能力为主的考核转变;以学校教师考核为主向社会用人单位评价为主转变。为此,我们提出了考试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三重”(重能力考核、重过程考核、重社会考核)要求为核心,逐步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新的成绩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艳芬,王刚,张晓光,刘卫东,李剑.关于探究性考试方法的改革尝试[J].煤炭,2008(7)
  [2] 蒋太斌.试论高职教育考试方法的改革[A].2006(2)
  [3] 黄玲芳,文涛,刘庆华.“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与研究[J].江西广播大学学报。2007(3)
  [4] 董 冰.再论传统考试方法的改革[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5] 廖世蓉,陈琳.项目化教学,按行业标准培养学生[J].福建电脑,2007(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