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第2页)
本文共计263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音乐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有康复补偿的意义
音乐教育对培智儿童和盲童有康复补偿意义。下面笔者以培智儿童和盲童为例阐释音乐教育对于特殊儿童的康复补偿意义。
以培智儿童为例。张鸿懿和周为民(2004)以海淀区培智中心三、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控制组,三年级为实验组,四年级为控制组,两班均为12名学生。他们采用奥尔夫音乐治疗法和音乐行为治疗法,通过四个阶段实施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从提高注意能力入手,参照音乐行为治疗方法的规范,确定“靶症状”、“靶行为”、“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等,运用奥尔夫音乐治疗法的“游戏中的音乐活动”、“将语言引入音乐活动”、“音乐和身体动作相结合”、“应用奥尔夫乐器”等技术,结果取得了积极的疗效。
张鸿懿和周为民的实证研究发现,音乐治疗训练是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以盲童为例。钱志亮(1995)认为,个体某感觉器官受到损伤后,由于个体有主观能动性,这使得个体加强发展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以替代受损伤器官,即通过健康的感觉器官替代感知本应为受损感官所感知的部分信息,从而达到获得足够的感知信息、更好地认识物体客观属性的目的。盲生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补偿视觉缺陷,也是各科教学和一切活动的重要任务。
盲童有两大重要的感觉器官:听觉和触觉。在音乐教学中,听觉和触觉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对听觉有较高的要求,而盲童较之正常儿童的听觉要敏锐得多。比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盲童的听觉注意力在歌曲和乐曲的听赏中得到锻炼;在歌唱教学与器乐教学中,盲童的听觉记忆能力通过对歌词和旋律的学习与记忆得到提高。
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第2页)主要体现在针对特殊儿童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缺陷,进行有计划、有意识的治疗和矫正。比如,在器乐教学中,盲童通过学习二胡、琵琶和阮,对发展他们的触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器乐,盲童可以发挥他们的听觉、动觉及触觉方面的功能,并使这些功能产生综合和协调效应,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吴跃跃等,2008)。
三、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第2页)不仅在于音乐治疗,还在于提高音乐修养和开发音乐才能。换言之,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意义有双重意义,阐明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第2页),对于特殊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探析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拓展的非审计业务论文
万福生科在建工程项目舞弊手段与审计对策论文
审计学专业就业前景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成因的论文
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五步教学法在体育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初探
论互动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Mba论文怎样选题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论文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论文:彰显个性自由表达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的作用论文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论文
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谈谈儒家的政治理想论文
叙述归宿于政治的议论文
人为关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概论论文
施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工程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