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 正文

基于科技人力资源的区域知识存量测度研究思路

27 次下载 1 页 78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基于科技人力资源的区域知识存量测度研究思路

摘要:文章对前人在知识存量测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知识存量测度研究思路,试图为区域知识存量测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知识存量;测度;科技人力资源
  
  一、 前言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知识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而区域知识存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知识生产状况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潜力,也是测度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产生新知识的意识、行为、过程和潜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都是在扩大知识存量的`基础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对区域知识存量特别是区域创新知识存量进行评价和测度,是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的基础,对于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也具有
  一定的意义。
  
  二、 知识存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国外的研究。根据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1996年《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对知识的界定:知识是人对世界的认识成果。它可以划分为编码知识(Codified Knowledge)和沉默知识(Tacit Knowledge)。由于沉默知识的存在和知识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知识量化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学术界对于知识存量的测度往往是迂回进行的。
  罗伯特·索洛(Solow,R·M·)(1956)认为:经济增长中不能由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所解释的部分可用知识来解释。这部分经济增长的归因被称为索罗残数。其实索罗残数仅仅是从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来考虑的,这种类型的度量还包括20世纪60年代丹尼森提出的“增长因素分析法”。但他们很难对于区域知识存量进行度量。
  对于知识存量的测度还包括利用R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