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多元文化结构下的广南古城

本文共计23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谈多元文化结构下的广南古城

  历史上,《广南壮乡礼乐》曾起着崇尚知识,维系道德教育规范,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历代为政者还把礼乐用作资治教化的工具,兴建宫阁庙宇,为礼乐提供活动场所,以营造文明开化的社会氛围,推行以礼安风化,以乐育英才的风尚。《广南壮乡礼乐》具有他乡同种无与类比的独特风格,曲目丰富,保留完整,内容健康,形式活泼,旋律、调式富于变化,在表现形式上融入了一向只作舞蹈伴奏的铜鼓,塑造了神奇迷离的音乐形象。《广南壮乡礼乐》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价值。

  当前,适逢国家西部开发之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之际,云南省又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广南县作为10个特色文化产业县之一,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经济战略,着力打造世外桃源和地母文化广场文化旅游品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莲城已完成建设规划,各项名城建设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随着世外桃源坝美景区的深度特色开发,广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游客日趋增多,广南壮乡礼乐就真正成为旅游消费的文化产品走向市场。壮乡礼乐的开发既保护了民族民间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又合理有效开发利用了民族文化资源。

  壮乡礼乐是壮族音乐、是民间品牌音乐。清嘉庆年问,在人口较为密集的村寨都有洞经队。大而通都剧邑,小而通水山隅。文山州是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又是其中壮族人口较多的县份。迄今为止,分布在乡村的洞经队共有600余支,1万多人,而且85%以上的艺人都是壮族。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广南古韵壮乡礼乐,增添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以壮族为主体的壮乡风格。音乐曲牌调式较多,现已整理成册的曲子就有100多支。

  壮乡礼乐所使用的乐器中,有古老的.铜鼓,其声古朴、高亢、浑厚、圆润;有马骨胡、牛角号、竹筒号等。这些乐器的使用,凸显了音乐的地方化、民族化等独到的艺术特征。有了这些乐器,音乐本身的阳刚之气、阴柔之美均被一一的展现出来。广南洞经礼乐是由女子艺人承担了首座、副座等主要职责,而且女子唱腔占据谈演主流。

  壮族服饰:侬支系妇女头包黑色或蓝色箍帕,上身穿自织、自染、自制的黑色、青色左右纱方维纱斜纹纱等土布绣花滚边衣服,纽扣排列于右腋下,下身穿百褶筒裙。沙支系妇女头包花毛巾或帕子,上身穿有领的斜襟中长姊妹装,下穿阔档大马裤,脚穿绣花翘头鞋。土支系妇女头包黑色头帕,上身穿黑布或青布绣边紧身姊妹装,后背中央镶4块正方形绣花几何图案,下穿长裤,外系一块青布长围腰,脚穿绣花圆头布鞋。

  苗族服饰:白苗妇女包头帕,内盘花格方巾或白毛巾数条,外缠紫色或黑色纱帕,里外层次分明,顶宽呈喇叭形状。上衣为圆领右开襟,蓝袖短衣扎于裙内,一块四方挑花刺绣花纹图案披于肩襟,前胸开襟,内有白布胸罩衬托,衣袖窄紧;袖筒用黑、红、绿、蓝、黄等色布连接成5}6环,环问镶有花纹。下穿用自织麻布制成的百褶裙,裙头为筒状式,中间接单层布,裙脚连双层布。裙外系围腰,与裙脚齐长,面绣花纹,边角镶花边,右侧佩戴一绣花袋。腰带一般用白麻布制成,长丈许,裙长齐脚躁,上轻下重,行走时,左右摆动。脚打绑腿,绑腿长5-7尺,宽1尺半,黑布做底,粗纱白布绣上花纹妹巴齿图案,呈三角形。

  汉苗妇女包黑头帕,上衣从前右胸开襟,圆领,襟缘波浪式花纹,左右腋下各在两根系绳,衣脚镶5-7层假脚边,鳞次栉比,袖子用青蓝、绿色布连接而成,袖口镶花边,衣短齐腰,穿时不系腰带,任其敞开。下穿用自织麻布制作的百褶裙,长齐脚躁,分裙头、裙腰、裙脚3部分。裙头用青布做底,镶花纹图案,裙腰为双层黑布,中间镶5-7圈花边和1道2寸宽的田园图案,两侧褶皱平整,前系一块青色底横格细纹围腰。脚绑白色绑腿。

  彝族服饰:花课妇女头包镶珠绣花帕,帕长一丈二尺左右,宽4至5寸,青色。上身穿直统斜襟搭领紧袖紧身花短衣,袖管拼接5节、7节或9节,胸挂项圈、项链、锁牌、银铃等银饰。下穿青色宽口阔档裤,前后系方形围片各一块,前素后花。腰束多色线编结带,两端结绦和飘带垂于腰后。

  花彝妇女头包挑花边白帕,结红缨环盘于前额。上身穿多色方形几何拼图斜襟衣,下穿青布进褶裙,结红缨束于月要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