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第2页)

本文共计46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对施工工序进行科学的安排,避免缓凝土侧面、高差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另外,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措施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混凝土中有大量毛细孔道存在,在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后,毛细孔管会出现张力,导致混凝土变形。混凝土毛细孔道的孔径增加,会降低其表面的张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2)水灰比作为混凝土干缩重要影响因素,在配置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进行控制。(3)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4)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混凝土早期养护

  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主要以表面裂缝为主,造成这种裂缝的原因是由于混凝土温度梯度变化造成的。因此,加强对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对防止混凝土前期裂缝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对温度应力的分析,对混凝土早期的保温养护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避免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超过其表面的梯度,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形成;

  (2)避免混凝土出现超冷现象,应该保证施工期间混凝土的温度超过混凝土试用期稳定温度;

  (3)避免老混凝土出现过冷现象,以减少其对新混凝土的约束。

  对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在于保持混凝土的温度、湿度条件,实现以下效果。

  第一、保证混凝土不会由于温度或湿度变化而出现变形、干缩等问题;

  第二、保证混凝土中水泥水化作用有效的进行,达到混凝土设计的抗裂强度。一般来说,温度与湿度环境是相互关联的,常用的保温措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

  理论上说,新浇筑的混凝土中,水分能够满足水泥水化作用要求,但是由于温度引起的水分蒸发会导致水分流失,影响水泥的的水化反应,从而对混凝土表面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在混凝土刚刚浇筑后的一段时期,是混凝土工程养护的关键时期,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前期养护的重视。

  5、总结

  综上所述,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质量与使用功能。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缝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病害,也是整个混凝土施工中的控制难点与重点。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不仅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还需要改善混凝土约束条件,加强对混凝土的前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整体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第2页) 2

  一、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的不合理,原材料的不合格,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

  新浇筑的混凝土当它还未达到充分的强度时,如湿度低,遭遇干燥,使混凝土中多余水分过早蒸发,就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裂纹,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和耐久性。混凝土硬化期间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由于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出现了裂缝。混凝土是由骨料和水泥石组成的。正是由于其内部结构的非均匀质性以及水泥石中凝胶体的特殊性能,造成了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复杂性。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原材料的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拉应力。一般在设计中混凝土有时的温度应力可超过其他外在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二、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以从早期、中期、晚期三个过程来进行分析。

  1.从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需要三十天,这个阶段就称为早期。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土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