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意义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45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此外,对于重要性水平计算基准的确定,实务中也可以同时区分以下情况予以考虑:
其一,根据公司性质考虑。一般来说,重要性水平确定的基准应具有关联性、稳定性与预计性特征,由于总收入、总资产具有相对稳定性,税前利润(净利润)对上市公司来说具有关联性,且基本能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及经营规模,因此用这几个指标计算出来的重要性水平对审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有较强的指导性,一般将这三者作为重要性判断的基准。由于上市公司风险较高,依据相关指标计算重要性水平时应遵循谨慎性原则,适当从严确定。
其二,几个特殊行业的考虑。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我们在确定其重要性水平计算基准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考虑其他一些指标。大多数商品流通业的公司,资产总额较小但营业收入很大,而且审计的重点是利润表,因此不宜用资产总额为基准从而确定过低的重要性水平。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其生产经营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税前利润不能较好的体现其经营状况,因此不宜用税前利润来确定重要性水平。对于软件开发公司而言,其生产经营亦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一般资产规模较小,研发周期较长且费用支出较大,因此资产总额和税前利润(净利润)不能客观及时的体现其经营状况,不宜将其作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对于酒店行业,大多资产总额及营业收入较大,而税前利润偏低,因此不宜采用税前利润来确定重要性水平。对于金融行业,一般资产总额较大,资产负债率较高(其中银行类基本在90%以上;证券公司70%左右)而总资产周转率低(其中银行类基本在3%左右;证券公司10%左右),因此不宜采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等来确定重要性水平。
其三,几种特殊情况的考虑。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一般资产总额偏低,不宜将其作为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基准。利润波动幅度较大的企业,当期的税前利润(净利润)并不能完全体现其经营状况,可采用近几年平均税前利润(净利润)来确定重要性水平。亏损或微利企业,用税前利润(净利润)计算出来的重要性水平往往偏低,一般也不宜采用。经营不稳定企业,由于其生产经营不稳定,导致其营业收入、利润及资产总额等均波动较大,因此这些指标均不宜作为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基准,而净资产相对稳定,可予考虑作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其四,和母公司财务报表一并报出合并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当注册会计师对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一并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对其所有合并主体的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分别确定重要性水平。在确定非全资子公司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时,不应受被审计单位所持股权比例的影响。在实务中,某些被审计单位(如较多的民营企业)可能没有编制审计前合并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计划审计工作阶段先明确合并财务报表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在业务完成阶段,根据审计后的合并财务报表确定重要性水平。: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即可容忍错报主要运用于在细节测试中采用审计抽样时确定样本规模,对审计据数量有直接的影响。实务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以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同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以及其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一般而言,对于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分配的方法。其一,采用分配的方法。采用分配的.方法时,分配的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项目,并且交易或账户余额重要性水平之和应等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故一般按项目本身在报表中所占的金额比重分配,比重越大,相对来说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也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予以适当调整分配。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内部的重要性水平是不同的,账户余额在具体的环境中,即便同一个账户出错的可能性也会不同,比如某企业固定资产较大,前一年度可能因为企业大量购建会导致其错报风险较大,而今年固定资产和去年相比没有变化,这样的话今年出错的可能性就会下降,而且即使出错也很容易检查出来。但其比重依然很大,采用分配的方法时分配的较高的重要性水平会显得不合理。其二,不分配的方法。不分配的方法,即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不分至各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而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分配。如根据出现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大小,按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一定百分比确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100万,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可确定为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30%~40%即30万~40万,审计过程中,只要发现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的错报或漏报超过这一水平,就建议被审计单位予以调整。而其他低于这一水平的错报,在考虑其性质及连同其他错报后的累计错报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笔者认为,此方法在实务中可能更合理及更具操作性。此外,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那些金额本身就低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特定项目作额外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运用职业判断,考虑是否能够合理地预计这些项目的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二)从性质上考虑重要性水平明确重要性的数量标准便于会计和注册会计师具体操作,但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对重要性的判断一旦沦为数量化的门槛,就容易被误用或滥用,成为不正当会计处理并且推诿责任的护身符。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从性质上考虑重要性。某些情况下,金额不重要的错报从性质上看有可能是重要的,例如:错报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要求的影响程度;错报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错报对增加管理层报酬的影响程度;错报是否与涉及特定方(如关联方)的项目相关;错报对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的影响程度,该影响程度能被合理预期将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产生影响等等,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判断,但不能以存在这些因素为由而必然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探析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拓展的非审计业务论文
万福生科在建工程项目舞弊手段与审计对策论文
审计学专业就业前景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成因的论文
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五步教学法在体育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初探
论互动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Mba论文怎样选题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论文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论文:彰显个性自由表达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的作用论文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论文
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谈谈儒家的政治理想论文
叙述归宿于政治的议论文
人为关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概论论文
施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工程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