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经典论文(第2页)
69 次下载 5 页 740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企业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实施时,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人员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对公司内部的人员进行整体的了解,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企业筛选人才,并且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者的选择,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大批优秀人才。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能够让企业更快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主要是通过审计活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估,比财务部门更加重视资产和交易的流向,因此对企业的增值减值有更多地判断因素。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不管是在事前对于项目的监控工作,还是在事中对于项目的了解和发现问题,还是对项目结束后进行的总结以及分析,都能提出比较准确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从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部门能够做到规范企业的经营流程,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节约企业资源。
2.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
(1)审计准备阶段企业进行内部审计时,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比较重要的,关系到整个审计过程的合理进行,因此在进行审计之前,要对企业进行全面的了解。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首先,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时,要先对企业的所有项目进行充分的了解,针对每个项目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计划,所以需要内部审计机构对将要审计的项目制定一个审计计划,并且进行报备,设计好将要审计的项目调查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计,在合理的审计方案下对项目进行审计,审计的准备工作应该齐备,才能在审计中尽可能的对项目做充分了解。
(2)审计实施阶段在具体的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要对即将审计的项目进行全面的审计计划,按照审计计划按步骤进行,有利于审计计划的有效实施,也有利于对于整个项目的合理审计,这就需要实施人员制定具体的审计时间表,并且各个人员都要合理分配,确定需要审计的重点,如果审计方案不适合当下的项目,及时进行修改,其余的要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进行,审计完成之后,要检查有没有遗漏的地方,确定审计的准确性,并且审计要符合一定的法律法规。
(3)审计报告阶段在进行了充分的审计之后,就是形成审计报告的阶段,审计报告是根据之前的审计调查表,对审计的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出具严格的审计报告书,交由项目负责人签字,并且对审计结果负责。
3.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实施最重要的就是审计方法要使用得当,目前对企业进行审计时,采用的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几种方法:调查问卷法、实地观察法、现场访谈法、资料检查法、穿行测试法。这几种方法通常都不是单独使用的,而是将这几种方法相结合,并且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使用不同的组合方法。
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最近几年才启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进行内部审计,所以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就算建立了的企业,也相当于没有,没有起到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对企业应有的作用,而且企业也不知该如何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很多企业的审计人员只是按照一些经验进行操作,非常容易造成舞弊的现象发生,而且也不容易发现企业存在的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出现审计上面的问题,因此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策略方面的误判。
2.企业没有建立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日前因企业内部的控制审计制度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和疏忽。因为企业内部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建立的非常仓促,所以还不能完全具有独立性,因此对企业的很多内部问题无法进行审计,也就无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而且其他部门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不支持,领导也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部门认为可有可无,没有一些比较专业的审计人员,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对企业的监控作用。
3.企业没有转变思想,内部审计更加重视事后
内部审计的部门往往只是起到对企业的内部财务的监控作用,而没有起到参与管理或者是对企业的其他部门进行监督的作用,并且往往是企业进行了一些决策之后,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对已经进行的决策进行事后监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算事后发现一些违规的行为,也不可能进行及时的制止,所以总体上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任何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要想增加竞争力就必须对企业内部的决策和部门进行监控,保证企业进行合理的决策和管理活动,从而能够进行管理经营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世界虽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但是也应当注重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从而制定更为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强化经营管理意识对维护企业审计良好氛围、推动企业内部审计科学准确的积极作用。就目前状态而言,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消极态度并不利于其长期发展。
